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潁上县半农半讀的新庙农业中学,是新庙人民公社集体举办的“学习在校,劳动在队;食宿在家”的走讀形式的初級农业中学。这所学校經历了由走讀到集中(学生学习、劳动和食宿全部集中在校),再由集中到走讀这样一段曲折道路。中間曾一度停办。复校后改为走讀,现在才固定下来。这种走讀形式,公社社員、特別是貧下中农社員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源是投影电视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保证图象清晰与足够的亮度,故要求它比一般直观型电视机的高压源,输出电压和电流大数倍,且工作时稳定可靠。目前,获得这种高压的方法,约分为下列四种,即: ①用市电升压作倍压整流。②利用接收机的行输出逆程脉冲作倍压整流。③用冲击振荡器的高频倍压整流。④自激高频振荡器的高频倍压整流。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家认为:“一个成功的经济体制的特徵之一,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赖关系足以强烈到这样的地步,以至於即使行骗是理性的行为,代理人也不会施行欺诈。……缺乏这种信任是经济落後的原因之一。”这说明了信用的重要性,而信用正是国内市场目前相对缺乏的。市场如果不能保证信用优质厂商的进入和发展,或者优质厂商进入市场後,却近墨者黑,不得不渐渐变黑,就无法完成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尽管通过资本市场使大量国有产权转变为劳动者为主体的产权,使公有制实现形式由传统单一的国有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笑比黃河清”。当年那些封建統治阶級的御用文人,着墨塑造包拯这位“鉄面无私”的“清官”形象,不能不說是费尽心机的! 我們今天和包拯所处的时代虽然相距已是九百多年,可是,包拯由一位“清官”形象而变为神化了的人物,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影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一些人披着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外衣,极力美化  相似文献   
5.
1913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军事独裁统治,夺回已经失去的辛亥革命的成果,曾经组织了一次武装斗争,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二次革命”,或称“癸丑之役”。这次革命以江西讨袁军在湖口起义为开始,斗争地区曾波及南方七省,是我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现仅就江西湖口起义的历史,作一初步探索,错误之处,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6.
7.
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十七日,吉林大学历史系师生25人,协同吉林省文管会到本省磐石县进行了为期26天的文物普查工作。普查重点是抗联活动、遺址和文物,普查的主要方式是采訪和发掘。磐石县人委三名同志也参加了这項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孔子代表奴隶主思想的商榷西周的奴隶制社会是由周天子把土地和双隶分赐给宗室亲戚,所谓“受民受疆土”,(大盂鼎)“赐之山川,土田坿庸(仆慵)”(《鲁颂·閟宫》)“分之土田陪敦(陪、仆古音同,敦系庸字之误)。”(《左传》定公四年)这就是各国  相似文献   
9.
“一切哲学上,特別是近代哲学上最重大的根本問題,乃是思維对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思維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貭的关系問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維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辯証唯物主义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指出物貭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貭与精神是对立的,又是統一的,物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轉化为精神,精神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轉化为物貭。物貭对精神的轉化和精神到物貭的轉化,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的,它们构成了统一的认識过程的两个阶段。由物貭到精神的轉化,卽实践到认識,这是认識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由精神到物貭的轉化,卽认識到实践,这是认識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物貭与精神互相轉化的规律就是物貭——精神——物貭,也就是实践——认識——实践。这种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转化运动的无限发展,就是人类认識物貭世界的历史,就是人类改造物貭世界的历史。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貭,这就是辯証唯物主义的认識論。与此相反,唯心主义只承认精神到物貭的轉化,而否认物貭到精神的轉化。一切唯心主义者由于顛倒物貭与精神的关系,因此,由精神变物貭,就变成是抽象的、神秘的,也是謊谬的。机械唯  相似文献   
10.
陸侃如馮沅君兩先生的“中國文学史稿”中“东周的哲学散文”一節,講到“論語”說:“微子篇”記“楚狂接輿歌而过孔子”“長沮桀溺耦而耕”“荷篠丈人”三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儒家的看法。陸馮兩先生在“史稿”中对这三章无詳細的分析說明,只是很簡括的提了这一句。究竟这三章是不是“反映了当时人民对需家的看法”呢?我觉得还值得研究。我前兩年也教过此三章,我的看法却与陸馮兩先生不同,現在提出來同兩位先生商榷。正如陸馮兩先生所說“春秋中叶以后,土地逐漸由領主手中轉移到新兴地主手中;到了战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