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拆除城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于北京城墙的争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本文主要从专家、市民、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层面,阐述各自对城墙的不同认识和主张,探析拆除北京城墙的深刻历史原因。北京城墙现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北京城墙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正我生于1921年,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和西南联大数学系。抗战时期,我的伯父孙越崎支援抗战并开发大后方煤业,到四川任天府煤矿等四个煤矿的总经理,我也随其到大后方读书,于1945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大学经济系。毕业以后,曾先后在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淮南煤矿当职员。1948年冬,父亲孙英坡叫我回北平接手福兴面粉厂。此后的60年,我一直生活工作在北京,经历了国家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城墙存废的争论中,北京市民以及普通民众的反应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以1957年北京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收到的相关人民来信为样本,通过对来信中关于北京城墙的三种主张的分析,揭示了这场争论中普通民众对北京城墙不同的价值认知和深层次看法,从中可以窥见特殊历史条件下全体民众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立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