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主体行为三个维度对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和障碍进行经验总结,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动因主要包括:执政理念更新与社会观念进步、法律冲突与制度异化、公众参与的"倒逼"效应。收容遣送制度变革的障碍主要包括: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观、制度路径依赖的制约、执法者的行为失范。变革的启示主要包括:观念变革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前提,制度结构优化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途径,行为改善是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诉求。  相似文献   
2.
绩效评估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不力是当前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中遭遇诸多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滞后、社会管理价值取向错位、社会管理主体结构单一、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表层化、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不当等.因此,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必须从评估指导思想、制度、组织、指标、方法等方面重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其对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政府改革和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其关键诉求.改善和提高行政效能,首要的是确立效能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行政效能建设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效能民主化是行政效能建设的根本目标,效能公正化是行政效能建设的核心理念,效能信任化是行政效能建设的行为准则,效能创新化是行政效能建设的方式选择,效能和谐化是行政效能建设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5.
“观念—结构—行为”制度范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有效分析路径.以此制度范式为分析主线,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包括现代观念嵌入的内在动力、制度供求非均衡的外在动力、利益驱使下理性选择的直接动力.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阻力包括观念变革滞后的思想阻力、制度式微及其路径依赖的结构阻力、既得利益者抵制的行为阻力.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民众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一种自愿认同、拥护、信仰和服从。转型时期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面临诸多挑战。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重塑应从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和谐、民主、法治、绩效、创新和人本作为转型期执政党执政合法性重塑的基本价值取向;别方面,以提高执政的有效性、创新和发展意识形态、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群众和舆论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党社会化程度作为转型期执政党执政合法性重塑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8.
观念变革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加强和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必须推进观念更新,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社会管理的目标选择、主体结构、方式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转变思想观念,即确立和强化人本管理、权利本位、公共治理、服务优先、依法管理、制度正义、源头治理、基层本位、科学用人、和谐稳定等十大观念,重塑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文化是指社会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实践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承形成的反映社会管理实践的各种精神成果的总和,具体体现为各种社会管理观念、社会管理心理、社会管理规范和社会管理价值观。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社会管理文化可以区分为政府社会管理文化与公众社会管理文化、传统社会管理文化与现代社会管理文化、消极社会管理文化与积极社会管理文化等类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看,社会管理文化主要包括导向、秩序和制约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