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穷人的呼声》三部曲——《谁倾听我们的声音》、《呼唤变革》、《在广袤的土地上》,是世界银行为其以贫困和发展为主题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而做的背景研究报告。与其他对贫困问题的大规模研究不同,该项目运用开放的参与式研究方法,通过穷人的声音来“直接”反映其现实生活。《谁倾听我们的声音》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所研究的50个国家的4万多名穷人的心声;《呼唤变革》反映了1999年实地调查的23个国家的2万多穷人的心声;《在广袤的土地上》着重介绍了地区发展模式和案例研究的成果。本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贫困——贫…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谨防输家假借赢家的反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达成中国加入WTO协议引发各自输家的反对。资源禀赋不同的中美两国内部 ,赢家和输家正相反。中国强有力的、有组织的输家 ,正在假借赢家反对赢家的利益。中国拥有最充裕的劳动力要素的农民、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及其加工制造业、长期受歧视的农村 ,将因资源的全球流动、中国劳动力价格提高而成为赢家。完全不必跟在劳动力稀缺、历来受到高度保护的欧美发达国家农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非技术劳工后面“抗议” ,更不必跟在国内稀缺要素拥有者、各种垄断势力后面叫唤“狼来了”。  相似文献   
3.
程漱兰 《管理世界》2005,(6):167-169
“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人人受益”,是世界银行的第27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英文版,2004年9月;中文版,2005年1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主题。当中国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当中国1993年以来国内投资率保持了39.8%的平均水平,以至于抑制国内投资过热几乎成为宏观调控的“常态”时,研读该报告,意味无穷。国际国内资本如此热衷于中国,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可谓不良好。在提供有利于大资本的投资环境方面,我们已经懂得了“ABC”。然而,懂得这些,不一定懂得如何同时向微型企业、非正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  相似文献   
4.
建立有利于市场的制度 ,是世界银行第24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英文版 ,2001年9月;中文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年12月 )的主题。报告指出了有效的制度激励对于促进增长和减轻贫困的核心重要性;报告提醒原本缺乏制度基础的发展中国家 ,在运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成熟的正规制度或曰“国际惯例”时 ,必须辅之以支持性的 ,补充性的 ,配套性的制度;并分别从企业、政府和社会三大领域 ,揭示了为市场构筑支持性的制度的最主要内容和现实途径;从而从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两方面 ,给出了有效制度建立的一般经验。这些 ,对于正加速增长、加速融入全球…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发展”,是世界银行的第28辑年度世界发展报告(英文版,2005年9月;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报告概要请见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网站:http://www.worldbank.org.cn/chinese/content/wdr06.pdf)的主题。这一主题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如出一辙。报告从历史与现实、成功与失败、经验与逻辑等多方面阐述了“从长期看,公平和效率是互补的,而不是非此即彼的”观点,给出了“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多种解释。这种提法,比起“更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