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窦影 《社科纵横》2009,24(10):75-77
文化公民权的研究视角是最近20年才发展起来的,它先从西方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学术界,主要是以公民权加以文化的维度补充而完善起来的,主要研究议题包括文化多样性、性别、教育等问题,是当前研究社会不平等、文化多元化等领域的新视角和分析框架,同时对学界的研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前东北某农村社会中借贷关系现状的考察,指出农民之间借贷关系网络的构成发生变化,亲属关系在借贷中的重要性下降,投资性的业缘关系在现行政策性的借贷支持中的比重上升,同时灵活性强的私人借贷也十分活跃,其中作为“桥”的中间人成为该种借贷中的关键。这种转变跟当前农村实行的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社会借贷中的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窦影 《社会工作》2011,(1):87-89
作为城市中第二代移民的农民工子女,其城市融入存在着诸多障碍,如何解决是关乎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试图从已有的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中存在的困境入手,从增权理论角度,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提供途径,提升其城市融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窦影 《兰州学刊》2007,(1):206-208,83
目前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这种产业化应该是部分产业化,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从文化公民权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强调保障公民平等使用物质与符号资源的权利,同时提倡文化权的实践,要以公民的身份而非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高等教育中,以人民的基本权利而非市场权利看待人民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平等,多元的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设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从目前老年人福利需求来看,在服务项目的开发设计和提供上、服务机构的建设上及依据老年人年龄及能力提供的服务区分上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照护需求满足,而这些方面可以提供给社会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当前可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就业领域。建议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和整合多元社会力量并提供相应保障,增加民间力量对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加快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教育的就业取向。  相似文献   
6.
工会在工人人力资本增值中发挥了重要的激励作用。但工会激励的出发点是以企业的生产目标为中心,是"生产中心型"的行动逻辑,存在着缺少激励的福利性取向、层次性、长效性、平衡性等问题。应该依据激励理论和工会的代言人角色,以工人的需要为激励出发点,采取与需要相匹配的激励措施,增加工人的人力资本,进而增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窦影 《社科纵横》2009,(7):40-42
东北农村的民间借贷行为仍很活跃,已有的研究表明,对中国各地区农村民间借贷行为的原因、影响及对策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民间借贷行为本身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依托"结构洞"理论对民间借贷行为中的信息、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当前东北农村的人际交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窦影 《社会工作》2014,(1):25-31
中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源头时期、专业化起步时期(1949年前)、专业化发展过渡时期(1949~1978)、专业化发展恢复时期(1979~2000)以及专业化建制时期(2000年以来)。各个发展时期的老年社会工作都深植于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之中,从而使各个阶段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但同时又构成了统一连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