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黄埔古村-古港建筑文化遗产记载了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贸易史,因自身文化价值的影响力使之部分保留至今。对其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大拆大建”行为及隐藏其中的各种片面利益关系。加大法制力度、承认私有产权,整治违章乱建房屋、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并赋予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旅游功能,方为名城保护工作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年前,黄埔古村是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的外港,史称"粤海第一关",在国际商贸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年后的今天,历史转了一个圈,黄埔古村有幸与"广交会"相遇;这为复兴其历史文化,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品牌,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作好准确的市场定位、进行科学的产品开发,采取产业化的营销模式,方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黄埔古村-古港建筑文化遗产记载了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的对外贸易史,因自身文化价值的影响力使之部分保留至今。对其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大拆大建”行为及隐藏其中的各种片面利益关系。加大法制力度、承认私有产权,整治违章乱建房屋、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并赋予古村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旅游功能,方为名城保护工作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旅游社会影响的动力系统是由旅游人—人关系子系统、旅游人—地关系子系统两个微观与宏观的层次组成的。其中,旅游人—人关系子系统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地方居民与社区等,旅游人—地关系子系统主要包括旅游流、旅游吸引力、旅游承载力、旅游制度。旅游社会影响动力系统的微观层次子系统受制于旅游社会影响动力系统的宏观层次子系统,同时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能动性与创造性,能通过涌现生成旅游社会影响动力系统的宏观层次子系统。旅游社会影响动力系统的两个层次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生成旅游社会影响,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与演化。根据各种主导因素及旅游社会影响的主要机制,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主要有创新型、文化涵化型、文化诠释型、文化传播型、制度强制型、文化象征型等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旅游制度视角,将广州市两千多年的旅游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即旅游业萌芽阶段、旅游业兴起阶段、旅游业探索阶段、旅游业发展阶段,分析了广州市各个旅游发展阶段的旅游制度状况及其特点。文章认为,这四个时期的发展是以广州市旅游制度的变迁为标志的,各种旅游制度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广州的社会基本制度与总体发展制度等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为广州旅游发展创造着各种条件。各种旅游行业的内生制度在旅游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决定了广州市旅游发展的水平与阶段。各种旅游制度间互动共同推动着广州旅游业的发展与演化。  相似文献   
6.
200年前,黄埔古村是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的外港,史称"粤海第一关",在国际商贸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年后的今天,历史转了一个圈,黄埔古村有幸与"广交会"相遇;这为复兴其历史文化,打造国际化的旅游品牌,创造了难得的机会。作好准确的市场定位、进行科学的产品开发,采取产业化的营销模式,方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旅游的发展对地域文化传承具有较大的影响。论文采用系统论方法,以贵州黔东南州西江苗寨为例,进行系统讨论旅游影响下的文化传承及其机制。论文认为,旅游地的文化传承在是旅游流系统、旅游制度系统与旅游地文化系统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进行的。西江苗寨作为贵州发展迅速的旅游地,在旅游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构建了西江多层次立体型的文化传承框架,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民族文化传承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肖佑兴 《城市观察》2010,(2):174-182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受到普遍关注,本文以广州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讨论了广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岭村的旅游开发条件,讨论了旅游开发原则,提出了大岭村在遗产保护、形象策划、空间布局、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与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建议。本文认为,广州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势、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同时也要认识到古村落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把古村落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由于旅游流动加快,以及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制度结构与社会结构转型与分化,旅游发展成为旅游地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的同时,也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旅游地的社会问题是妨碍旅游地运行与发展、影响旅游利益主体正常生活、引起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标本兼治,确立两类旅游地社会创新模式;基于系统思维,推动旅游地社会创新的科学建构,加强旅游制度建设,推动旅游地有序转型;构建多种旅游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