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问题,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加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道德教育,形成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社会关怀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以苏为鉴,率先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了艰辛的探索。尽管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许多东西停留在理论上未付诸实施,但他的探索开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杨勇  舒毅彪 《社科纵横》2010,25(10):27-29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发挥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功能,激发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发挥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与引导功能,优化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发挥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整合功能,提高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陈云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经济发展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必须和环境资源协调一致;经济发展必须以效益为核心,注意内部协调发展;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推进经济发展;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推进经济发展等等。陈云的经济发展观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引领人民群众对幸福的追求,有必要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奋斗幸福观进行剖析,这是该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该文创新之处在于从悖论和代价视角深入探讨了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重要意义,为新时期研究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提供了新的视角。该文首先对幸福悖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人民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由于对幸福的社会性、崇高性、创造性缺乏正确的理解,产生了幸福悖论。而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为我们避免幸福悖论提供了新的路径:必须坚持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结合;必须坚持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结合;必须坚持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相结合。对幸福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树立健康正确的奋斗幸福观,减少幸福生活中的非必要代价,引领幸福新潮流,防止出现幸福悖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它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表现在四个方面:幸福导向、成果共享导向、主导性导向和人的全面发展导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与人类政治文明的新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与发展程度的标志。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是沿着由低级到高级形态,由蒙昧到开明状态的轨迹运行,人类政治文明在不断推进中前进。人类为了追求政治文明的发展,进行了漫长而艰难的跋涉。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文明同私人占有制相联系,政治文明表现为赤裸裸的阶级压迫,总是同不公正、不平等、不自由联系在一起,表现为少数社会成员对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因而它不是一种真正合理的政治文明。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是从西方民主…  相似文献   
8.
实现国民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三个结合诠释新的幸福理念: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结合,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结合;创造幸福与感受幸福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为实现国民幸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根本的政治前提,铸造必要的精神支撑,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有辩证法思维,正确处理一元和多元、继承与创新、公平与效率、有序和无序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舒毅彪 《学术论坛》2012,35(2):13-17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进行过深刻的批判。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把资产阶级利益抽象化、普遍化的虚假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民主、自由等统治手段极力美化,维护其正常统治秩序的虚假性;批判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和平演变"等手段淡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观念的虚假性。吸收其精髓可以为新时期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颜色革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