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希腊,尤其是在古雅典中寻找现代民主的根源已是习以为常.当然,雅典的直接民主与现代的代议制民主之间的差别是要考虑的.同样,对于雅典男性的自由公民--且不论奴隶、外乡人和女人--民主参与国家事务的限制也是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语境与渊源——文化概念解读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概念在西方学术界始终是一个疑难,因为文化是一个“多话语”的概念,其意义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每一条文化定义都是有具体语境的,因此只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从其语境和渊源来对文化概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文化理论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理论的真正兴起是 2 0世纪 60、70年代以后的事情 ,尤其是 70年代以来 ,不同形式的文化研究传统综合了社会理论、文化批判、史学、哲学分析以及政治分析等领域中的有用成分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文化理论 ,西方文化研究领域自此从单纯地解读文化概念的阶段进入了一个对文化进行理论阐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误读——泰勒文化概念和文化科学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学界一直被视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定义,但这个定义是不无问题的。本文对其定义中的"单数的"、"大写的"文化和"复合整体"提出了若干质疑,进而对其文化科学的两大原则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论述中国的过去,当今乃至未来之作不在少数。也许是顺应了时下之风,劣品唾手可得,佳作实在难求。一个泱泱大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要对之作出精辟深刻的分析评判谈何容易。这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过人的才智和悟性。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胡国亨先生的《尚智社会与中国前途》(The Making of A New Mind:Intellectuality  相似文献   
6.
走入21世纪的澳大利亚社会科学——构成、变化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在近几十年 ,尤其是在 2 0世纪 90年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的变化、方法论的变化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澳大利亚社会科学在应用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为社会、政府以及企业带来了即刻的和长远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 ,它给予我们的启示不仅仅是与传统理论彻底决裂 ,更重要的是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如何将批判精神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和文化的批判实践。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思想和文化理论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所展开的批判 ,无疑是剖析西方功利主义文化所造成的文化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6 4年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CCCS)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宣告成立 ,自此文化研究不仅在西方学术体制内部逐步站稳了脚跟 ,而且演化成为 2 0世纪的一场国际化的思想运动。本文试图对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作一回顾 ,其中以 80年代中期以前作为聚焦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中的后现代转向或后现代主义在文化、理论和历史这三个领域与宽泛而言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某些认同和对应 ,但同时也存有相当的差异。就文化研究本身而言 ,它并非致力于后现代的理论建设 ,而是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后现代理论进行挪用和延伸 ,试图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理论家的视角来修改文化研究的议程 ,使之纳入后现代转向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布尔迪厄以"习惯"为轴心建立了他的实践理论。习惯这一概念并非来自理论研究,而是通过实地考察而得出的,从而标明了布尔迪厄与其他种种理论流派的分野。在习惯这个支撑点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再生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现实展开了有力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