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许福子 《社会福利》2013,(11):37-38
创新机制 实现运营主体多元化 对已有的公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要通过承包、委托经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公办民营。同时通过采取政府扶持、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吸引和支持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并且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运营,支持他们跨区域经营,扩大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日老年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银发浪潮开始席卷亚洲,1970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1%,正式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伴随老龄化进程的是少子化的进程。在少子老龄化这一进程中,中国与日本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日本比我们早走了30年。中国和日本同属于儒教圈,文化传统相似,因此中日老年产业比较研究就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日本政府在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到来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关于福祉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社会福祉制度转变.社会福祉制度的转变需要高素质的社会福祉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福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出现福祉人才严重短缺,影响我国福祉事业和福祉产业的发展.高校开设福祉学科,培养掌握各种福祉理论和福祉援助技术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日本福祉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各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不同的专业,4年制本科大学可以开设社会福祉专业、福祉经营专业、福祉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福祉人才;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可以开设健康福祉专业、介护福祉专业、福祉工学专业等,培养福祉领域的技能型、操作型福祉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