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网络趣缘关系在网络领域生成并日益成为主要的网络人际关系,它因网络领域的特殊性而呈现出对现实趣缘关系的发展和超越,进而对人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目前,学界对趣缘关系的研究较少,对网络趣缘关系的关注更少,本文试图从趣缘关系的概述出发,从人、人际接触、人际需要和主导地位的确立等四个方面论述趣缘关系在网络领域的新发展,并就网络趣缘关系对人的发展的价值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宗教无小事"。宗教一直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交织在一起,宗教往往使一个民族具有特殊的凝聚力,但宗教往往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矛盾和冲突相交织,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宗教在我国社会的存在与影响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人机互动演进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互动不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人类古老而现代的哲学命题.它经历了手工工具时代"人绝对主导的弱互动"、机器时代"机高度独立甚至'反控'的弱互动"和网络时代"人机高度融合的强互动"三个演进阶段,并呈现由弱到强、由分离向融合、由浅入深、人的主体地位由确立到缺失再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复归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追问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网络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网络行为、催生不同的网络现实。理解网络可以从认识人网互动的特征出发,在人网互动的物质现实性中确证网络的现实性;在人网互动的信息主导性中理解网络的信息本质;在人网互动的智能创造性中认识网络的智能创造功能;在人网互动的精神共生性中体悟网络的精神属性。理解网络就要肯定网络的现实性,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网络在人类的信息活动、智能创造活动、精神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汶川大地震灾后思想重建的紧迫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生命财产损失重大,导致生活信念丧失;重建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干部身心交瘁;资源分配利用欠当,导致思想困惑重重;信心接连遭遇重创,导致精神灾害泛滥。其思想内涵由理念、价值、精神组成。  相似文献   
7.
8.
人类技术实践的规律性和人的网络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表明,网络人机互动有规律可循。其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网络人机异质同化律、网络人机互控平衡律与网络人机和谐共生律,这对当下人们理性地认识和把握人与网络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玉进  曹银忠 《创新》2010,4(2):86-89
定位问题是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定位为研究领域还是学科目前学界尚存分歧。运用学科发展的梯度标准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符合设立期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需要,但学科定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对研究领域定位的否定,二者融合共存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0.
网络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追问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网络的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网络行为、催生不同的网络现实。理解网络需要从人网互动的进程出发,把握人与网络互动关系的不同层次,即“人-器物”互动——以主体准备为主导的技术交互层次;“人-界面”互动——感知交互层次;“人-网络空间”互动——信息交互层次;“人-网络生活世界”互动——意义交互层次。在不同层次,人与网络互动的形式与内容不同,网络对人的影响也不同,因而人们要在动态进程中理解网络,才能更有效地识网、用网、管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