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出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下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国现有的本土化模式有嵌入式、新生式和合作式三种,然而相关条例制定仍过于宏观,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需求与实际投入不成比例,工作者整体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应该借助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发展机遇,完善老年社会工作政策;加快老年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待遇;注重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教育,促进本土实践专业化;缩小地区差异,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谢立黎  王飞 《城市观察》2024,(1):146-158+164
随着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探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创新性养老模式,成为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任务。H省创新的“妇老乡亲”互助养老模式,利用外部专业力量为本土组织和人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培训,同时吸引本土和外部的多方力量加入,为农村养老可持续发展培育“造血”能力和组织能力,实现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改善和服务主体的共同成长。这一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具有启示意义:协同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需要从资金的可持续性,本土人力资源的开发,基层自治组织的培育,社会力量的介入和服务的精准化、差异化及规范化等多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