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屯田作为政治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秦汉以后不绝于世 ,成为农业生产上一种特殊组织形式。曹魏屯田规模大 ,成效显著 ,而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从中可以见其在屯田组织方式、管理体制、分配办法、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思想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氾胜之农业经营管理思想探析@颜玉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邹德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92 70 0 94 )  相似文献   
3.
~~价值与工具的理性哲思——评司汉武的哲学新著《价值与工具》@邹德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民国的西北开发及其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民国和西北地方政府发动了一场西部开发运动。这场运动起于外寇入侵 ,终于内战爆发 ,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成效不大。主要的教训是开发建设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良好的经济秩序 ,合理的税收制度 ,优质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业和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其演化的规律。自它产生以后,便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尽管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类型、速度、进程各不相同,但总的趋势都是一致的。 一、农业的历史演化过程 农业演化的规律必须从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寻找。历史是复杂的,这里讲的农业演化的历史过程是经过了模式化的,去掉了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在比较纯碎的意义上再现的农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开发力度,走科技兴农道路;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在各地的"村里人"捐资、捐劳,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城市反哺乡村的有效方式,突出"农"字,建立社区参与制度,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思想启蒙到产业革命的三次循环与中国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 0年的社会发展存在着如下的周期循环 :思想启蒙→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 ,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循环 ,每次循环都把社会推向新的阶段 ,都发生思想中心、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世界强国的转移。中国在前两次循环中落后了 ,在第三次循环后期开始加快现代化步伐 ,追赶世界先进国家  相似文献   
8.
陈旉〈农书〉成书于江南农业开发日盛之时,是继<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农业技术与经营管理并重的古农书,蕴藏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在经营管理中坚持"因宜”的指导思想,主张营田规模需与财力相称,田地要规划利用,重视经济作物生产,提倡计划消费.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分离、再融合的过程。科学通过发现规律实现其使用价值 ,艺术通过创造形象实现其审美价值。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表现在用形象思维启发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用艺术想象支配自然促进科学技术现实地支配自然。艺术使枯燥的科学研究变得丰富而有趣。科学对艺术的作用表现在科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表现形式 ,科学研究的深入激发艺术的想象力。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对科学家、艺术家、普通人都是有价值的 ,它涉及到人的素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的追求 :真、善、美 ;人的生存方式 :艺术化人生。  相似文献   
10.
氏族组织是我国最早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后演变为以奴隶主或封建领主占有土地为单位的生产组织,与此相适应的是"公有共耕"和"公有私耕"的经营形式;当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运用于农业后,生产组织演变到最小单位--家庭个体,成为此后数千年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