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民主不仅是一种国家形式,还具有经济社会效益。民主作为一种理念通过对人主体能动性的确认要求人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现世幸福。民主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其价值在于增加公民个体福利的同时增进社会福利。但在竞争选举形式下民主的价值是有其局限性的,这表现为围绕民主选举会发生“政治经济周期”。这种“政治经济周期”的危害就在于它不能合经济平衡发展,在危害了选民的长远利益的同时出妨碍了整体社会福利的增进。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参与式公民身份思想的政治伦理维度包含高低两个层次,公民美德是低级层次,承担起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责任是公民美德的重要体现。城邦美德是高级层次,城邦美德表现为实现公共幸福。基于贡献平等分配统治权,实行共和政治能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当代公民共和主义者继承亚里士多德传统,突出参与伦理的内在价值,强调参与的美德。这种回归并不理想,共和权利成为驱动公民参与的新选项。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而言,成熟民主国家和后发国家这两种政治发展模式都有其时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经验移植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哪种发展模式更适合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成为海内外中国政治发展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检视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得出一个基本观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选择的研究要在既有政治理念的理论逻辑下进行规范的学理探究和学术性论证,从横向的国别维度和纵向的历史维度,总结评价成熟民主国家和后发国家成功的政治发展经验,汲取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刻启示和有益因素,以及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唯如此,才能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5.
闫辰 《阅江学刊》2015,(2):59-69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软能力在气候治理中具有一种"退隐"却巨大的能动作用。从政策过程理论来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的困境在于制度性推动力不足,可能导致政策过程滞缓,影响政策供给能力;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利益协商妥协机制;社会利益表达不均衡以及参与结构的封闭趋势,导致强势集团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重侵蚀。破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软能力建设困境的政治学思路,在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过程的制度性推动力,保障政策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稳定化;健全政策方案的竞争机制和利益协商妥协机制,促进各种利益主体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竞争,防范竞争失序;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政策参与结构的开放程度,通过建立均衡的低成本的利益表达机制,降低政策协商的门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