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涛 《社科纵横》2012,(9):80-83
本文是对颇多争议的韩愈诗歌中的奇险与平易的风格的考察,主要通过对韩愈诗歌在接受前人影响和其诗歌自身特征的考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韩愈诗歌中奇险与平易两种风格的诗歌是并存的,但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平易风格的诗歌。因此,把韩诗的风格归为奇险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在问世之初,以文字的形式而存在,其文本形态有手抄本和印刷本,读者对其的接受是一种文字接受。当《红楼梦》第一次以印刷本的形式出现,被加入了图像的因素,随后出现了各种图像形态,读者对其的接受开始涉及到了视觉性,发生了由阅读到观看的变化。特别是在影视形态中,视觉性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对接受者来说,视觉性的接受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形成了观看的意识形态,即凝视的快感。这种快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性的快感;二是权力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3.
陆涛 《东方论坛》2010,(2):37-42
历史上的图像与小说关系就是图像与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字争夺叙事主导权的一个过程,但无论怎样,二者始终是不可分的,共同促进了叙事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小说的进一步发展。文学图像化将会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文学(这里主要是小说)图像化,为我们的叙事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文学或是文学研究将走向一种语-图互文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语象作为呈现在语言之中的图像,是文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因为语象的存在,才使得语言向图像的转化成为可能。但语象的存在常被遮蔽,这需要某种方式让其呈现出来,文学中的描述和比喻手法就是语象得以生成的两种修辞艺术。这应当是我们探讨语言与图像关系问题的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记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但传记理论中也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理传记中的真实与虚构的问题。我们发现新历史主义关于历史与文本的关系的论述,即历史的文本化与文本的历史化为我们处理传记中的真实与虚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研究莎士比亚的实践具体地阐述了如何处理传记中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给我们当前的传记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陆涛 《今日辽宁》2014,(2):102-103
正冬日到,羊肉俏,城内各大小火锅店人头攒动、羊肉味满街飘香时,吃货们对羊汤的热情还是念念不忘。即便是隐匿在犄角旮旯,一碗鲜美的羊汤,足够让整个冬天暖意洋洋。苏州藏书、山东单县、四川简阳、内蒙古海拉尔都有喝羊汤的传统。若要说一个地方美食比这个地方本身还著名,那一定要数本溪小市了。提及"小市",估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但说到"小市羊汤",大家都忍不住点头。从沈丹高速本溪出口下道,再沿本桓公路一路前行,在前往本溪水洞、关门山等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上,立着"小市羊汤"招牌的农家饭庄依次排开,形成独特的风景线。"肉有了,汤有了,营养有了,热乎气儿有了,经济便当,也不掉面子。"一句话,道出了吃  相似文献   
7.
从"韵味"到"震惊"——再论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涛 《北方论丛》2011,(2):40-44
作为现代性的理论家,本雅明对于现代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其艺术现代性而言,传统艺术使人们体验出来的是韵味。而韵味作为艺术的本真性,让人体验的是美,呈现给人们的是膜拜价值。而现代艺术带给人们的体验则是震惊,而不再是作为审美的韵味,呈现给人们的是展示价值。在本雅明那里,这种震惊体验主要表现在电影和现代都市之中。  相似文献   
8.
广西酒店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从营销状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文化,营销体系过时,缺乏以考核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内部考评激励机制,逐渐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中,缺乏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互联网分销及服务功能尚未普及,缺乏市场调研,缺乏对酒店特色的宣传,服务效率和效果低下.要想改善这一...  相似文献   
9.
陆涛 《东方论坛》2009,(2):72-76,113
文学阐释从作者到读者的转变,是文学作品意义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自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但也给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带来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的弊病。因此,倡导一种重新回到作者的文学阐释模式就十分必要。赫施的客观解释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确定性的追寻,它为克服当前文学阐释中的相对主义与混乱状态提供了借鉴。回到作者的理论范式显示的是对后现代精神的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10.
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熟悉一部黑白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剧中的女主角高山女扮男装主动要求参军,协助排长执行任务,冒着生命危险救助战友,最后圆满地收获了爱情.电影中的"花木兰"感动了千万观众,大家可能不知道,电影中高山的原型——"现代版花木兰"就是郭俊卿. 郭俊卿,凌源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1944年,她与母亲、弟弟沿途乞讨来到林西县城.1945年9月,八路军接收林西县城,年仅14岁的郭俊卿把头发剪短、乔装成男孩并化名郭富要求参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