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社会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汶川地震开启了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大门,年轻的社工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因对专业的承担和救灾的热情,进入灾区提供专业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超过1000名社工参与了震后紧急救援、社区重建、个人咨询及家庭后遗症的处理.经过他们5年的不懈努力,人们看到了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先锋,这一群体本身却很少受到关注.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这个群体有哪些特征?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分析他们面对的挑战,并对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灾害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支持性政策、社工能力及休养员多元化需要的现实,荣军院尝试引进高校的智力资源,指导社工科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开展“以院舍为本的老年康复社会工作”项目。如今,荣军院的社会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从开展个案访谈、小组引领到组织大型社区活动,社工从不瞳到尝试,从粗浅到深化。  相似文献   
4.
跨专业合作小组缘起 在5· 12汶川地震发生之际,香港红十字会整合香港市民的捐款资源,与四川省德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成立"德阳残联·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伤员提供5年免费医疗、假肢、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心理、社会工作等一站式康复服务. 在众多的地震伤员中,有髋关节问题的伤员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相似文献   
5.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绵竹市汉旺镇伤亡惨重,其中下辖的武都小学、汉旺一小、汉旺二小更是遭受了毁灭性破坏,有226名学生不幸遇难,有一百余名学生严重受伤。震后3所小学和汉旺中学在板房区学校一起上课,成为汉旺学校。2009年初,到外地治疗的受伤学生陆续回到学校就读,其中截肢的、骨折的、神经损伤的、其他原因疼痛的学生面临迫切的康复需求。  相似文献   
6.
汉旺学校社工站于2009年2月成立,致力于服务震后有康复需要的学生及其家长。本文是工作站康复工作的经验呈现。介绍了工作站从社会包容理念出发,以社工、康复治疗师跨专业合作为策略,以整体视角看待学生的多层面需要,并开展个别化的全人康复服务。工作站关注康复学生的环境,开展以家庭为本的支持性服务及有效的资源链接。为了巩固服务效果并让增加受益人群,工作站将服务拓展至社区,运用社区资源并开展社区教育,力求营造一个接纳、包容的社区氛围。作者期望本文可以为灾后重建社会工作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