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的目的,拓展中国道路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人的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人的失落"反思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现代化是在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现代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社会关系不断确立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迟未解决的历史课题,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是今天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成为阻滞改革的现实障碍。人的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金强 《理论界》2009,(10):18-19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思想文化理论,之所以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莱种程度上讲,近代以来中国文化选择、二者间的文化发展和中国社会实践变革的需要为这一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二者间相似相通之处又为其结合成为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科学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开拓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丰富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底蕴,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金强 《理论界》2004,(4):142-143
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和培养方式已经越来越影响到研究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生教学的比较,期望我国研究生教育能从中获得某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