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王晓东  马锦飞 《理论界》2010,(1):179-180
科学发展观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是否全面、协调、长期合理提供了参照标准,所以构建一套完整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自然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本文针对市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理论依据,构建了素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教育公平指标体系,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下,一些负面新闻表明,国人的心理健康已然失衡,他们迫切地需要安全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小康社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如何维护人们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国人心理失衡的原因,提出积极的生活实践是维护心理和谐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个体在价值观上的矛盾、混乱与冲突,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谐和社会稳定的最根本原因。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基础,探讨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无限关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进而维护心理和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提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5.
对人格特征与金钱态度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可以考察金钱态度是否能够中介人格特征的作用。采用金钱态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397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回归系数显著,加入金钱态度后,人格特征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仍然显著,金钱态度中只有维持—保留和不信任两个指标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人格特征能够预测总体幸福感和金钱态度,而人格特征对总体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会部分的被金钱态度所中介。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旧观念的转变、中西文化的撞击、贫富分化的加剧……人们经历由茫然无措到逐渐适应的内心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心理特点;也必然产生种种怀疑和焦虑,内心承受着挣扎冲突,表现出矛盾性心理特点;如何解决危机,不仅体现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更体现着一个社会对个人幸福的关切程度,实践证明,中国社会的这次转型已经把中国引向更宽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增强,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心理健康素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