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一代伟人毛泽东,人们对他思想、政治、哲学、军事诸方面成就的研究,业已蔚为大观,收获颇丰。关于对他文学创作的研讨,则显得过于简略,其实,毛泽东文学方面也是行家,且不说他的文艺理论主张影响无数现当代的文学艺术家,单就他所创作的诗词来看,  相似文献   
2.
《浮生六记》是中国少有的一部以抒情性的散文形式来细致地描写夫妇、家庭生活的作品。全书共六卷,即;第一卷《闺房记乐》第二卷《闲情记趣》第三卷《坎坷记愁》第四卷《浪游记快》第五卷《中山记历》第六卷《养生记道》是为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江苏苏州人,生于清朝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不可考。平生不喜仕进,大半为人做幕宾,但其趣不在此。后曾经商,希冀为生,但终归于失败。他在当时文名不盛,不过他诗文俱佳,又精于绘事。在当时应是一个落拓的才人,按才人特性,他极重感情,这在《浮生六记》  相似文献   
3.
黄德烈 《学术交流》2006,(4):173-176
宁古塔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宁古塔文化的内涵既独特又丰富,它主要是由满族文化、山林文化、戍边文化和流人文化等成分所构成。受这诸多文化的覆盖和影响,形成了宁古塔文化的范围,其中心地域应该是牡丹江流域。宁古塔文化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对小说美学的把握黄德烈中国古代的小说,从文体上分,有文言和白话两种。文言小说曾经历过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小说两个繁荣阶段。宋、元、明时期,白话小说渐兴,但不很成熟。清初蒲松龄再以文言形式创作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当时可谓异军...  相似文献   
5.
谈满族服饰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文化是人类进入文化社会的标志,尤其是作为审美心理体现的饰物,就更有其独特的意义.中国满族作为生活在东北亚的一个优秀民族,在其生产生活的活动中,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利用自然,在自然中把自己民族的生活观念和美学观念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其服饰文化是如此灿烂夺目,以至其中的袍服发展成为中国的国服。因此研究满族服饰之演变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随之而来的各地纷纷开拓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似乎更受国内外旅游者的欢迎.但是民俗旅游和旅游民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旅游,是指旅游主体通过对异域民俗文化的游览和探秘,来满足自己旅游审美意愿的一种文化休闲行为.而旅游民俗则是某一区域的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民俗只有保持原生态,才对旅游主体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詈词描写的审美价值黄德烈何谓詈词?晋词就是骂人的话。研究《红楼梦》中的骂人话,是因为署词是《红楼梦》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忽视。同时也因为詈词是一种民俗语言.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我们重视它,研究它,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现...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以其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人们在评价这部几乎耗尽作者毕生精力的名著时,多从“浪言孤鬼史,抒发磊块愁”的角度入手,其实,《聊斋志异》在呼唤女性的人格尊严和展示中国女性强烈的反抗精神方面,也有其独到地思想光辉,值得人们去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