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历程与问题 大众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传统,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传统,也一直是中国推进社会工作的传统。从辛亥革命之际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以来的百年间,虽然社会工作的发展中断过,但是这种传统一直在延续,大众化的经验也一直在传承,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积淀。  相似文献   
2.
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各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本土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如何侵社会工作尽快实现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由少数人倡导从事到人民大众自觉行动、由少数人局部进行到被人民大众广泛认可的根本,眭转变,是中国社会工作大众化肩负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追溯“三区”计划的来龙去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工业化、城镇化开始进入中后期阶段,各种问题更为突出。“三区”(即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困难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其面临的问题相比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来说,更为个别,更为独特。  相似文献   
4.
(三)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实践场域。中国的具体国情是社会工作大众化的实践场域。历经二十多年的专业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原有模式的延续以及新兴理念的输入,社会工作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和草根社会工作三种实践形式。这三种样态既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也是社会工作大众化面临的现实格局。  相似文献   
5.
社会改革的全球化背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历程和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经验表明,当前中国社会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目标模式问题。从实现马克思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社会理想出发,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确定为"自治社会体制",实现这个目标模式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当前的社会体制改革处于"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转变的关键阶段。实现这个转变,目前亟待从观念、方法、主体和机制等方面解决一系列制约社会体制变革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是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就业空间广阔,因此要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目前,当务之急是,统一思想认识,加强专业社会工作顶层设计;加快岗位开发和机构培育步伐,不断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强化职业保障,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是民政部为推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继2007年7月确定75个县(区、市)开展首批地区综合试点以后,民政部又于2009年9月确定了90个区、市、县、乡镇(街道)开展综合试点。如何在总结借鉴第一批试点地区成功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第二批试点地区的工作,是当前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发展本土化社会工作是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面临着实践形式和实施路径的不同和分立、社会理解和公众认同的差异和疏离、服务理念和管理目标的碰撞与隔离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基本思路是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进程,积极推动由单一政府主体向多元主体过渡,由政府包办向"政府购买"机制转型,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体系、工作程序、服务经验和实务方法,逐步扩大社会工作覆盖对象,实现专业理念与中国文化深度对接,切实增强社会工作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怎么试点”的问题也就是试点路径与方法的问题。具体来说,应着力抓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