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道”是老子生态智慧的本体论基础。“道”的本源性、自然性、虚无性、整体性、无私性、回复性以及实践性等基本特性,蕴含的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平等价值观和内在价值论。道的本源性揭示了生态价值的本体依据,自然性展现了生态世界的存在方式,虚无性表明了生态价值的非功利性,整体性说明了生态世界的多样统一,无私性体现了生态价值的平等性质,回复性蕴涵了生态世界的存在之道,实践性展示了生态智慧的深远功效。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明确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必要性。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语境下诠释老子哲学,同时满足了时代发展之"生态转向"和"东方转向"的双重要求。老子哲学所蕴含的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知足知止的生态消费观、冲气为和的生态和谐观、自然无为的生态农法观和贵柔守雌的生态女权观,为当今和谐生存世界的构建提供了极具智慧的哲学层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和检验我们各项实际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一种共识。生产力和生产力标准内涵的辩证性,生产力标准检验对象的复杂性、矛盾性,决定了以生产力为标准对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进行价值检验和科学检验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着鲜明的辩证性。唯物辩证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检验过程、检验功能及检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我们及时纠正实际工作中把这一标准简单化、庸…  相似文献   
5.
庄子认为,人的一生都面临着命运、社会、自我以及环境等带来的难以摆脱的困境。其中,"命"是指一种人力不能干预的外在必然性,命运之困主要是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的命定性带给人的无可逃避的束缚和困境。庄子对命运之困的解脱方法可以概括为认命安命的基本原则以及安于死生存亡、安于穷达贫富和安于是非毁誉的具体策略。在庄子所采取的摆脱命运困境的种种策略和方法中所贯穿的都是顺物自然的生态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不同民族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形成总是受到该民族传 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庸思想作为儒家学说内核的重要内容, 在古代社会管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正确理解中庸内涵 的同时,有必要给它以现代意义的诠释,将其中蕴涵的管理学意 义与当代经济管理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 用。  相似文献   
7.
论“生产力标准”理论内涵的辩证性丁全忠王素芬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和多级层次组成的,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的矛盾统一体。这一矛盾统一体自身所包含的辩证性规定了“生产力标准”理论内涵的辩证性。一、主体生产力标准和客体生产力标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对生产...  相似文献   
8.
“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两个最基本的范畴.“道”具有本源性、自然性、虚无性、整体性、无私性、回复性以及实践性等基本特性.“德”是指事物由“道”所获得的本性与禀赋或依“道”而行所表现出来的样态.道和德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