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目前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构建和谐中原的战略高度入手,应深入透视非制度化信访现象,对制度化信访的制度、法治、司法、文化、组织和机制保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法治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和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新农村法治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农村法治建设应从培育法治主体、夯实法治基础、健全法治体系、营造法治文化、完善法治秩序、优化法治环境等方面着手,综合推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1983年开始的历次“严打”斗争,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犯罪高发态势并没有彻底缓解,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本文拟从“严打”刑事政策的刑法法理基础、发展特点以及对“严打”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的认识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刑事政策的科学化和刑事实践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法治保障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河南加快中原崛起、实现河南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区域发展和法治建设相协调的内在逻辑来看,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法治保障,对于谋划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可以考虑从六个方面构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效的法制支撑:明确协调机构,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契约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与透明机制;严格行政执法,建立中原经济区行政执法协调与合作机制;强化司法权威,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与合作机制;提高法治实效,建立中原经济区法律监督机制;培育法治文化,建立中原经济区法治区域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各利益相关主体围绕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进行利益博弈,其结果是农民很难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在农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中,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本届地方政府与下届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地方政府与土地开发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等,它们围绕收益分配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利益博弈。从根本上讲,应更加重视和提高农民在其中的分享份额,使我国新型城镇化之路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8.
健全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法制路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活动的不断开展,农村土地征用活动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法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活动法制支撑不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应着重从制定专门的<土地征用法>、规范政府农地征用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完善农地补偿制度、健全农地征用程序、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来健全农地征用法制.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民发展权是宪法原则的现实要求,加强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应从确立农民的法律主体地位,明确政府在农民发展权实现方面的法律责任,依法培育维护农民发展权益的社会组织,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加强农民发展权益保护的法制支持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