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党的执政为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以为,重视民意、保障民权、促进民生、节约民用构成其基本内涵。不仅如此,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不仅是与剥削阶级政党最为根本的区别,而且也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更是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
民初湖南省宪自治代表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总趋势,是近代联邦建国的最早试验,是民初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宪政启蒙,也是超大型国家社会民主的最初尝试.它促进了公民意识的初步觉醒,推动了公民社会的萌生.尽管在实际运作中它并未取得理想的成就,但确是中国历史上宪政在一省范围内公民实际生活中的第一次真正运作,为湖南公民社会提供了一次实践宪政民主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3.
国民待遇本质是公民平等权,农民在发展中必须保障享有国民待遇。农民发展权中的国民待遇包括的平等发展权利、机会、利益以及规则四个方面。给予农民发展以国民待遇,既是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权的具体落实,也是农民发展权实现的权利基础,更是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落实农民国民待遇,促进农民发展,不仅要为农民发展公平立法,更应强化政府责任,还应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4.
农地产权是农民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权利。农地产权不仅是正确界定农民和国家产权利益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民主体性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权利基础和保障。实践中农地产权存在主体不明确、权能缺失以及流转欠规范等现象。保障农地产权,不仅应明确界定其性质和主体,而且应实行按份共有;不仅应扩大农地抵押权,而且更要有效规范农地产权流转,实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5.
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为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从程序法角度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同、流转组织机构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6.
丁德昌 《可乐》2011,(2):M0002-M0002
《可乐》一直是我最喜欢的杂志。她从风格到内容,无不透露着一切为了读者的思想。《可乐》就如一位老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体性条件。传统社会我国农民臣民意识浓厚而公民意识缺失。为了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宪政载体作用。村民自治为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制度平台和实践基石。优化村民自治,促进农民公民意识的培育,不仅要创新自治制度,提供制度保障;而且要实现村—社联动,提供平台保障;更应落实村务公开,提供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8.
和谐秩序建构中农民政治权利保障是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的必要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是全面发展的保障。现实中,农民存在权利表达渠道过窄、参政机会较少和村民自治运行中形式化倾向严重等现象。究其原因,不仅有国家立法阙失、农民维权组织的缺位;更是社会歧视的广泛存在,农民政治权利主体意识阙如的结果。赋予农民国民待遇、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优化村民自治,强化民主程序等必将成为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农民发展权保护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包括农民在内的公民权益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价值体现,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政府目标的关键.现实中,农民发展权保护中政府责任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比较严重.增强农民发展权保护的政府责任,不仅要消除二元体制,完善法律制度,更要以公平为核心理念.打造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主体意识是农民作为社会和历史主体所具有的对自身地位、价值和能力的自我认识。主体意识是农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以及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性因素。实践中,农民主体意识存在人格意识薄弱、民主法治意识欠缺、公共和发展意识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体制、传统专制主义的深刻影响,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培育农民主体意识促进农民发展,主要应从完善平等立法、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村民自治以及塑造农村公民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