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就小康社会下的政治文化展开论述,论述政治文化发生的小康社会的背景,阐述政治文化的含义,进而探讨政治文化与小康社会的相关性以及政治文化和小康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深入思考。文章通过对哲学史的解读认为,引发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并非“主体理性”,而是“理性主体”,即对人的抽象化理解。但哲学的反思性和超越性也决定了问题的答案仍孕育于哲学自身的发展中,马克思以敏锐的眼光将对主体(人)的研究引入了人的生存方式,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4.
政治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它在中国的兴起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体现在政治哲学概念的错综复杂中,对于政治哲学概念的界定就存在着五种关系:政治哲学包含于哲学,政治哲学包含于政治学,政治哲学是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政治哲学同政治学、哲学是全异关系,政治哲学同政治思想的全同关系。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还得益于政治哲学的使命,政治哲学要追求的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政治哲学要追求的一般规律以及政治哲学对人与政治关系的关注,这些都使得政治哲学需要完成从书斋里的沉思走向实践着的人世间,而政治哲学的反思功能、对策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都正好满足了这一点。政治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中心已经具备条件,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已然到来。  相似文献   
5.
论一分为三的认识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三是辩证法规律的一种形象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是现时代的辩证法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发展的结果,三分所要体现的是规律的动态展现过程,事物的整体动态的发展观,是对事物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的克服.一分为三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理等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走向的是一种共存,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共存;对于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而对于事理的分析是要回到事理本身的,一分为三的规律普遍地体现在它的现象的逻辑、理性的逻辑和实践的逻辑之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寻求中国的出路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回顾党执政的历史,以史为鉴,寻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需要解决的时代任务,而在解决时代赋予的任务时就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一个政党执政的有效性在于能够抓住时代的关键任务,明确时代的任务并带领人民群众为之而奋斗。本文从史实的发展轨迹和理论的发展逻辑对党的执政历史进行分析,从而见出其中政治认同的内在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寻求相应的伦理标准价值观念支撑,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分析,探讨在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伦理的内在要求,并试图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内化及经济伦理的形成历程。  相似文献   
8.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积累了乡村治理经验,其乡村治理能力得到了锻炼,生成了具有独特历史品格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范式.当前,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框架中,回应时代考验,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乡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时代任务."三生并举"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生成场域,是检验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窗口."三治融合"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发展平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需要建构"四力协同"的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9.
丁忠甫 《学术界》2023,(9):134-140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获得有赖于意识形态的传播,这样才能发挥意识形态的巨大功效。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思想价值的引领作用是第一位的,只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和对未来科学的预测才能极大地吸引群众,只有意识形态话语权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中,化为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细节,才能更好地掌握群众,发挥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引领作用,只有意识形态话语权融入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中,化为人民群众心中的信念时,意识形态话语才能转化为个体话语的言说,才能掌握群众并使每一个个体成为意识形态话语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0.
合法性问题是个源远流长的问题,对合法性的界定也因时代的不同而产生种种理解,认识合法性问题在当代也是有着很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为此,本文对合法性的逻辑进程进行阐述,主要从信仰和自然状态,价值判断,辩证思考和实践模式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试图发现合法性逻辑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