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中高年段的数学教学,看到新课程中的老师和学生的巨大变化,课改在我的眼里,成了一朵美丽的鲜花,其花香诱人扑鼻,忍不住想采摘而陶醉于其中.我想,与课改同行,一定充满着喜悦和快乐!所以我也加入了课改的队伍,成了课改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犯罪类型是我国刑法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意义在于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导性。我国刑法第137条所规定的聚众“打砸抢”罪,由于其中所包含的犯罪类型具有综合性和层次性等复杂情况,所以更有研究、揭示的必要。我国刑法第137条规定:“严禁聚众‘打砸抢’。因‘打砸抢’而致人伤残、死亡的,以伤害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是一种关于国家制度的政治设计。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和平地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这一政治设计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坚实的理论根据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一种科  相似文献   
4.
落后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树立正确的银行效益观。必须正视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和目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现实,制定适应落后地区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以保证其良好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在对各种主观性思想进行详尽批判的基础上,取消了"现象"与"物自体"的二分,明确了真正的无限性,以"实体即主体"的原则确立了关于事物自身活动的客观思想的辩证法.马克思一方面继承了黑格尔的这一功绩,另一方面又以对现实的开显为己任,把黑格尔思辨的主体——绝对精神——变革为人类活动的历史主体——社会,以感性的对象化超越思想中的对象化,研究作为思辨哲学存在前提的"现实".马克思辩证法使现实得以开显的两种方式即批判和革命:理论上的批判为实践上的革命寻求必然且合理的道路,无产阶级作为主体爆发的革命让具有未来指向性的现实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6.
结合犯新论     
近几年来,结合犯问题,争论很多。但问题远没有解决。本文拟再进行一些探索,以就教于读者。问题得从独立犯罪的争论说起。为了讨论结合犯问题,1982年有同志提出了“结果加重犯可能是结合犯,也可能不是结合犯”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加重刑罚的结果是否属于刑法上的独立犯罪”,主张我国刑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和平统一模式,并已在香港、澳门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了与“一国两制”不相同的多种统一模式,特别在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方面,人们表示了异常的关注,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和平统一模式,人们都希望所提的模式将成为“最佳模式”。根据现有的资料,除邓小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有其自身的确定性,丧失了确定性的诡辩论和怀疑论只是对辩证法的主观性应用。辩证法的确定性根源于客观的“事情本身”,辩证法是关于“事情本身”的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把握“事情本身”的主观性不打扰“事情本身”的进程,从而保证了辩证法的确定性。黑格尔面向的“事情本身”是绝对精神,其辩证法描述的是绝对精神“实体即主体”的实现过程,而马克思面向的“事情本身”是人,其辩证法描述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均具有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我校于党的13大前后召开了两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术研讨会,与会同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有些发言不乏真知灼见。这里选其精粹,发表一组笔谈,以飨读者,并希冀由此而推动我校广大师生对这一理论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基本原则的看法,在学术界有些分歧。现列举三位同志的意见,作一个比较: 第一,华东政法学院徐建同志的意见: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即“教育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