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TRIPS时期国际版权保护全球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 TRIPS)缔结后 ,国际版权保护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这些发展趋势 ,有利于解决后 TRIPS时代版权面临的特殊问题。TRIPS生效后 ,国际版权法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就是版权保护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论国际组织缔约能力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兼及国际组织法与条约法的角度,采用定义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组织缔约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着重评述了关于国际组织缔约能力的法律依据问题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作者认为国际组织缔约能力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条约法或国际组织法所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联结点,它沟通了条约法与国际组织法在现代条件下的各自发展,促成了这两个国际法分支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国际法由其各分支相互推动而作整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缔结后,国际版权保护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这些发展趋势,有利于解决后TRIPS时代版权面临的特殊问题。TRIPS生效后,国际版权法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就是版权保护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国际法发展史上最丰硕的成果莫过于1982年签署的《海洋法公约》。尽管它还没有正式生效,但已是举世公认的“海洋大宪章”。近几年来,有关海洋法公约本身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同时,海洋法公约在其谈判、起草和签署各阶段促进了条约制度的全新发展。这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谈判表决制度;2.保留制度;3.强行法制度。因此,如果把海洋法公约同条约法制度的发展结合起来研究,或是通过探讨条约法制度的发展规律来研究海洋法公约,便有可能获取一些仅局限于研究海洋法公约而不可能发掘的新东西。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人权条约的保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际人权条约的保留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概括分析了影响国家作出保留的十个方面的因素;重点论述了“和谐一致”规则;对与保留有关的其他规则,如绝对禁止保留规则、泛美规则、明确列举规则、多数规则和欧洲联盟规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述评。作者认为,每种规则都各有利弊,条约究竟应选择适用何种保留规则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最终将取决于缔约各国的协议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人权是社会成员的主观要求与客观条件许可的统一。人权的主体必须具有生命、人格和平等三项资格性基本权利;人权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性、自发性和整体性三个要求;人权主体的主观要求必须经社会条件的客观许可才能成为人权的真正内容而确保其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为保证缔约国履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这些条约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程序,形成了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监督机制。但由于各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国政府和学者住住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对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试图从国际监督的角度出发,对国际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人权的整体概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人权是社会成员的主观要求与客观条件许可的统一。人权的主体必须具有生命、人格和平等三项资格性基本权利;人权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性、自发性和整体性三个要求;人权主体的主观要求必须经社会条件的客观许可才能成为人权的真正内容而确保其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历来是世界各国的重点保护对象.历史文物对一个民族以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对各民族的自我认识和相互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另一方面,历史文物的经济价值也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犯罪对象之一.每年盗运文物的成交额已达十亿美元,仅次于毒品贩运.  相似文献   
10.
论国际人权条约的准司法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为保证缔约国履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这些条约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程序,形成了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监督机制。但由于各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国政府和学者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对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试图从国际监督的角度出发,对国际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