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以一定学科知识为内容,以一定的学生为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  相似文献   
2.
张荫棠是近代中国一位颇具民族意识和维新思想的著名爱国者。他在“查办藏事”和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巩固和加强了清朝中央政权在西藏地方的威信和地位。为改变西藏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思想和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尽管因种种原因没有能付诸实施,但他的改革思想对近代西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直到解放前,他的一些政绩,仍在西藏僧俗群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域由现实拓展到互联网。在B2B这样一种营销环境下,企业在获取更多的客户来源的同时,客户也有了更大更多的选择。当然,企业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交易往来关系,必须以客户的忠诚和企业的信用为基本前提。近年来,随着B2B的发展日趋成熟,企业为了维持自身的发展,增加忠诚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对B2B客户关系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全世界各国所公认的事实.以达赖为首的民族分裂集团,自1959年叛逃后,在国外长期从事民族分裂活动,利用国际上提供的各种场合,到处宣称"西藏自古以来是一个独立国家"的反动谬论,利用混淆古代国家与现代国家的概念,不仅搞乱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模糊了人民群众的视线,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其推行"民族独立"的分裂活动张目.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指导,牢固掌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以实际行动抵制达赖的民族分裂活动,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论辛亥革命前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政治取向许广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是藏族近代历史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生于一八七六年,一八九五年亲政至一九三三年去世,先后执政达三十八年之久。他生于多事之秋,执政于动荡年代。在他的一生中为求得西藏地方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十二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讨论和解决了中央领导班予进一步年轻化问题和通过的”七五”计划建议,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世界各国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好评,成为我党又一个前进的里程碑.这三个会议集中讨论和解决的两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都是为实现十二大提出来的总任务所采取的重大步骤和战略措施,是非常适时的和必要的,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其具体体现为民族文化(也包括宗教文化)。在阶级社会里,文化又分为剥削阶级的文化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努力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近因查核东汉刘协谥号追称的始末,读《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其中云:“明帝不从使称皇,乃迫谥曰汉孝献皇帝。” 《王肃传》末曰:“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董遇是怎样一位人士?“三余”之说,同他有何干系?一查裴松之的注所引《魏略》,它向我们介绍了董遇其人。《魏略》称:“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郡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小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编’。‘言读书百编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相似文献   
9.
李兰  黄广智 《现代交际》2011,(12):39-39
超期羁押是我国刑事司法中的顽症,流毒甚深。超期羁押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建设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危害。本文对超期羁押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日本正仓院文书中保存的鉴真书状虽有"鉴真状白"的落款,但从文字改写、修正加笔以及笔法运用等细节来看,撰写者的视力是非常清晰的。从纸背被再次利用等来看,该书状为一般事务性文书,并非鉴真自己撰写,而是其弟子代笔的。鉴真借阅《华严经》等佛经,是为了确定这些在日流播的大乘佛教经典的文本状况。该书状表明鉴真对当时日本的经书校勘事业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