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有三境”的理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他把古典诗歌的品性,划分为三种境界,即物境、情境、意境。王氏的“三境说”,历史上的诗家,颇有微言,时至当代,仍有“它的理论色彩不浓,又缺少系统的阐述”的评断,这个断语,笔者认为,是论者用现当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成果和水平,对祖国一千多年前的诗论遗产的一种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2.
孙光宪的词创作在晚唐五代词坛不仅数量是最多的,同样也很具特色,他的词中洋溢着勃勃生机。无论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极富个人风格。在遣词造句方面,孙光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虚词、叠字、象声词及俗词的运用上;在布局谋篇方面,孙词跌宕起伏,一唱三叹,人物形象塑造真实生动。在词的诗化进程中,孙光宪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4.
“分格”辨     
高校的写作教学,坚特“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原则,同行之间,没有异议。但怎样练法,尚有分歧。有以练谋篇为主的,也有练“分格”的,见仁见智,各有师承。我赞成练谋篇,反对练“分格”。这篇文章,专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教文秘专业《基础写作学》,时满一年,教的是成人,走的是生路,蒙头摸索,虽苦犹甜。这个班当前的基本情况是:写作基础训练告一段落,写作心理机制大有发展,结构谋篇能力有所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日趋净化,自写自改习惯开始形成,为转入文书写作训练打下了基础。学生进步的原因是多渠道的,从写作训练角度看:四个大关节,十点小感受,也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艺术观察     
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指出:“今后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对写作的基础和萌发作用及其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然看到有些高校的观察训练,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似乎是较普遍的存在着。总的倾向是:对观察这一步,自觉不自觉地停滞在重要性的认识上,还没有把它放在“观察是认识的起点,是写作的起点,是练笔的起点”的实践位置上。有的只在绪论中略一笔,有的只在笔记上尝一口,有的则在“定向、随机、单指、综合、多侧面”等观察途径上做文章,有的则搞命题观察,走“千人一面”的过场,总之一句话,凡是这样教的地方,都没有有计划有辅导地安排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观察练笔活动。与此同时,教师的眼睛,又超前地盯在学生的文体谋篇训练之中,教师也曾大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工作,又迫不及待地让学生一入门就在“炊”上下功夫,而不是指导他们在“米”上打主  相似文献   
7.
叙事类的散文,记人记事,作者每每将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时断时续的描述着,这种叙述的断续法,是使文章跌宕多姿、形象鲜明、中心突出的技法之一。语文教师熟悉它,对指导阅读和习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9.
孙光宪的词创作在晚唐五代词坛是很有特色的,其最大的艺术特征便是洋溢于其中的勃勃生机。这一特质使得其词作无论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极富个人风格,并给北宋词坛以一定的影响。在遣词造句方面,孙光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虚词、叠字、象声词及俗词的运用上;在布局谋篇方面,孙词中“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艺术特色在很多北宋词作中都能看到;而孙光宪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所取得的成就更是给北宋的一些词加以极大的启示。因此,孙光宪在唐宋词发展史上应占据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藏露艺术是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传统技法。历代大诗家,没有一位不是“能藏善露”的能手,大凡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都是“能藏善露”的名篇。为开拓高校诗歌教学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读诗和写诗的想象能力,探讨这一传统技法,古为今用,不为无益。 目今,系统研究藏露艺术的著述不多。散见于各种论著或教材中的,几乎都把“藏”和 “露”二者对立起来分开论述。有的资料只说:“藏,指含蓄;露,指直言。二者是一对矛盾。”有的著家也提到“在一篇作品中有藏有露,二者兼备,因为或藏或露,各有妙用。”有的作者竟把藏露艺术称作“作家的两套笔墨”等等。这些论点和论述,基本都是传统诗论的转引,表达方式不同,实际上是把二者分割开来进行阐述的,好象“藏”与“露”应该是“花开两朵,各放一枝”的诗法。我总觉得,这种认识,是缺乏深究的,也是陈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