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于幸福问题,需作综合考察。从形而上来说,幸福既涉及人之存在的自然状态、道德状态与社会状态。从形而下来说,幸福事关入的需求的满足及其如何实现问题。人的需求的满足,需要一定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就个体来说,幸福的获得需要个体的奋斗,展开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对社会来说,幸福的获得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与创造好的环境。就当下中国来说,需要对国民的幸福状况作实然的动态调查,以期制定时宜的国民幸福指数,从而指导与实现国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国有煤炭企业在毕业生供需方面因诸多方面的原因影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一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二要对毕业生的培养与引进并重,三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所谓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 弹性工作制是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从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在欧洲,1975年英国约有70万职工,1977年瑞士估计有40%的产业工人, 在德国约有1/4的工人实行这一制度。在美国,在一些脑力劳动占重要地位的行业中也在推行弹性工作制。到20世纪90年代,大约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