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董事会行使权力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与州、所在社区及校内的教职、非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保持权力均衡发展。探讨美国社区学院董事会拥有和行使权力的情况,为建设和发展我国的社区学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及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守海 《理论界》2005,(11):135-135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把糜烂的社会救起,必须使人率性发展。天性至善和归于自然的理论,体现在教育上,便是教育应脱出社会文化的樊篱而使人率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守海  吕富彪 《理论界》2006,(4):237-238
讲解接受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深化而来的,长期以来在建立课的类型和课的结构方面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它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日益成为在职教师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总体情况来看,教师在如何对待继续教育上存在一定偏差。为此,应探讨、分析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上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并提出教师继续教育值得改进的具体措施,为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发挥高校外语课程的优势和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高校外语教学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28所高校的55名外语专业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探讨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不足。结果发现:学生认为理想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要素包括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科学多元的教学模式、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突出的教师特质;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陈旧、教师缺乏个人特质四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华时期,为了彻底地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日决心与意志,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进行残暴的军事占领、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在文化上进行野蛮的侵略。这一时期沦陷区文化最突出表现在奴化教育上。奴化教育具有奴化性、利用孔孟之道推行、突出职业教育、隐蔽性的特点。对奴化教育罪恶特点的揭露,分析其带给中国人民的严重危害和影响,从而昭示日本侵华时期奴化教育的狰狞面目。  相似文献   
8.
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高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各国学校都高度重视开发课程的人文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有益处.所以,对中国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做起,诵读中国传统经典篇章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