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2006年初的民族宗教争端到年末巴以和平出现的微弱曙光,反思2006年的世界热点民族问题,展望2007年的世界局势,对于加深人们对民族问题的认识,认清世界局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以防范于未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正确指导下,结合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并完善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政策是受到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照搬苏联的民族政策及其体系,而是借鉴了苏联、包括西方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国情而选择了符合中国的发展道路、顺应各族人民需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理论新解——学习胡锦涛同志民族团结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胡锦涛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体现时代主题的民族团结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学习胡锦涛同志民族团结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融合,当前促进还是将来实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拟在梳理引发这一问题争鸣的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呈现各方观点,并站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立场和观点上,对这一争鸣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国民族理论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于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党的十八大与中国民族理论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6.
于潜驰 《职业时空》2012,(8):177-178
"义"指的是对公利和他人利益以及精神需要的重视,"利"则是指个人合理的物质利益。由于二者在内涵上的相对和互补,义利冲突问题是每个大学生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问题。将"义"和"利"与大学生的价值进行比较就会发现,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坚持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走向胜利的纲领性文件,也为今后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不动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辛亥革命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推动作用,并审视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启示,以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9.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现状和民族文化权利保护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共同决定了新时期加强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紧迫性.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青河乡正河村的五龙寨的调研,提出加快建立二元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模式,同时有效发挥经济建设对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