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墨学的大讨论中,《学衡》刊登了多篇文章,总结了清代墨学的校勘整理情况,并对荀孟辟墨、西学墨源、《墨子》一书成于谁手等观点作了考辨。对某些问题,学衡派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但他们在墨学研究中常将儒墨比对而列,并体现出"儒学为优"的态度,反映了保守主义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基建财务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投资成本,保证基建财务管理高效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白璧德人文主义的信徒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胡先骕反对"科学万能",批判因片面模仿美国教育制度而引起的功利化倾向,将养成节制之道德视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他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理论,摸索出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如对独立的师范大学由反对到赞成,又如提倡创办不同类型的学校,致力于将国民教育职业化。  相似文献   
4.
《佛洛斯河上的磨房》是乔治.艾略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问世以来,不少批评家都指出该小说的结尾过于仓促,无艺术特色可言;有的批评家指出作者旨在借小说结尾为自己不合习俗的婚姻向其兄道歉。现借助诺斯洛普洛普.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来阐述对该小说结尾的不同理解,以说明小说结尾的合理性,并澄清小说作者的真正意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虽是两门不同学科,但它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却存在天然契合之处,这便为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展开创造了有利条件.基于这种授课理念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爱国主义信念方面,还是在缓解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方面,都有良好效果.同时,如能将多元化的授课手段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更易达到知识目标与思政目标双赢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20年代,胡先骕在《学衡》发表多篇关于清代诗词集的评论。他独具慧眼,对赵熙、阮大铖、刘光第等人的研究,皆有开山奠基之功,后世研究多以此为基础,可谓是晚清诗歌研究的拓荒者。在这些文章中,胡先骕强调道德节制、中庸等思想,反对白话文运动,体现了他保守主义的文化观。也正由于胡先骕的文化立场及其他复杂原因,导致其诗歌研究的开拓之功,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性文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根据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和学校与学院的长远发展定位,结合植物保护专业的特点,以“顶天立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2004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提出了2008版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基础教学,打通专业基础,完善实践和创新教学,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