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资本主义的组织形态和内部机制发生了迭代。数字、算法、物联网、无限宽带等已然成为数字空间的必备工具。然而,尽管发展到数字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资本主义的本性并没有发生变化,资本不仅实施着公共空间的宰制,还时刻渗透着数字资本的权力话语。实际上,数字资本主义存在着三重悖论,在一般性表象之下,遮蔽并强化了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剥削—掌控—规训”的组织形式。这主要表现在:数字中立掩盖了数字资本逐利的进一步提升,导致社会财富占有愈益不平等的事实;程序民主遮蔽了数字资本和权力融为一体,加深社会政治领域更多权力落差的事实;自由至上庇护了数字资本与意识形态同谋,更深地塑造资本社会价值系统的事实。对数字资本主义这三重悖论的揭露,能够更明确、更清晰地把握数字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洞悉数字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2.
儒家“仁爱”思想具有丰厚的价值底蕴,是以“亲亲”“仁民”“爱物”为逻辑展开的理念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儒家“仁爱”思想为理论渊源,汲取了“仁者爱人”的精神内核、“忠恕之道”的践行之法、“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同时,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基于对现实的思考,消解并超越了儒家“仁爱”思想遗留的时代局限:调和了“等级秩序”的内在矛盾,打破了传统“天下”的固定认知,实现了“义利”的真正统一。这一继承与超越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理论提升,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与精神动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