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发育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要想使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成为社会大众自觉接受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找出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精神生活质量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民精神生活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主要表征是主体性提高、文明性增强、精神需求增长、精神感受良好。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民精神生活领域还存在精神支柱缺失、精神生活空虚、精神生活特性低下、精神生活设施缺乏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途径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为提升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打下深厚的物质基础;建立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为农民参加各类精神文化活动提供组织保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开发和提升农民的精神特性创造文化条件;积极创造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构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世界范围内科学文化发展的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甄别与验证、反思与辨析、发展和创新的杰出成果.其主要内涵包括: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历史条件下实践的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研究迅速兴起并日益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和理解,是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是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是当代中国坚持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不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而且要研究后人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特别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要否定或排斥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反,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南开学报》的支持下,我们以笔谈的形式汇集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承担者的一部分阶段性成果,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教育需求分析及政策导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代俊兰 《学术交流》2003,(2):153-157
渴望教育、追求知识是广大农民自发的心态 ,但它在与家庭经济状况、巨额教育投资、微小收益回报等经济因素相联系 ,在与教育动机、内容、体制等现实教育状况相联系 ,在与农村政策环境及相关人群收入等社会现实相联系时 ,内驱力、外压力明显不足。因此 ,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构建社会化的开放的多样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从体制和机制的结合上建构面对市场经济、迎接知识经济的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就成为重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迫切呼唤农民的知识化。只有自觉主动积极创设相应的物质、精神、政治条件 ,才能从宏观环境上保障农民的知识化。只有建构社会化的开放的多样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从体制和机制的结合上构建可操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从微观上创设农民知识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基于先进性、价值性、功能性、社会性的特点,与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要素耦合。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还面临着新媒体建设投入不足、新旧媒体融合不够、新媒体多元渗透不强和创新方法不多等困境。解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的新问题,可以采取“12345”的应对策略,即树立一种理念、实施两个融合、加强三项投入、运用四类符号、发展五种形态,使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活起来、实起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