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人—佳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并具有某种原型意象的特性。从屈原楚辞开始,美人意象总是与政治托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美人意象内涵继承与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时代政治与社会思潮对此类诗歌的影响。本文试从原始文本出发,探讨汉魏六朝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性之关系,以及本身象喻性的不断淡化,并逐步走向现实化、世俗化这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安机关在执法理念、程序、效果以及监督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法治思想、执法主体、制度监督等方面着手,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缜密”一品并非仅就风格而言,更兼有构思、磨炼等创作法度层面的内涵。此一命题源自《文心雕龙》之《神思》《练字》《章句》《镕裁》诸篇,是唐代诗格尚“法”的重要内涵之一和集中体现。就诗学脉络而言,既是对中晚唐“苦吟”之风以及诗格“磨炼”理论的一种呼应,同时也有针砭之意。“缜密”的要义是有法而又不拘泥,最终达致清新自然,浑成无迹之境。苦吟派和诗格家推崇大谢且以“池塘生春草”为化境的原因也在此。“缜密”因此成为唐人近体尤其是五律一体的应有之义,并由法度上升至风格、境界层面。  相似文献   
4.
开成年间试诗依“齐梁体格”是文宗本人的政治理想、对开元诗坛革新科举弊端举措的效法以及好古思想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直接产物。这种押仄韵而不拘平仄粘对、“体格雅丽,意思遐远”之体并非前所未见之“变体”,其最终所要追复的也并非本来意义上的“齐梁体”,而是初盛唐以来祧体齐梁、声律未谐、风格清新典雅的应制和试诗之体。除却文宗个人因素以及试诗一体独特的体制渊源,这一独特体制的出现又是中晚唐诗坛齐梁体“声病”特征集中凸显、唐诗自身体制演进以及唐人对齐梁诗的持续体认尤其是古雅一体的重新发现的共同结果,具有独特的体制与风格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晚唐五代苦吟派的诗歌崇拜和耽溺不仅基于诗教传统,还带有浓厚的谶纬诗学意蕴。一方面,汲取谶纬诗学的政治伦理意蕴建构起经天纬地的神学"诗道"观。诗是造化之精,诗人则是璀璨的"文星",也是国运盛衰的象征,"诗谶"遂流行。另一方面,苦吟派还彰显了谶纬诗学的"自持其心"之义,以诗为立心之道,诗格因之以盛。就方法而言,则是在"比兴"传统之中融入谶纬诗学杂糅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以天象、四时比附人事的解经方式。同时兼法《类书》的类目和体例,建构起一个封闭自足、包罗万象且有着特定对应关系的符号象征系统,诗之"秘旨"得以呈现,其弊则失之穿凿。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