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西方古典史著传统中,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 双峰并立。从著述笔法到现实关怀,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彼此烘托,相映成趣。在希罗多德笔下,曾经的波斯帝国正是目下雅典帝国的先声;在修昔底德笔下,目下的雅典帝国将是一切未来帝国的预演。在希腊世界从自发性的联盟秩序向强制 性的帝国秩序过渡的关键时刻,帝国的政治理论开启的与其说是一场庆祝式狂欢,还不如说是一场悲剧性沉思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诞生最早的国家,在欧洲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意大利的经济却逐渐处于衰退的地位,最终被其他新兴的欧洲国家所取代。意大利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详细地论述了人类经历的五个时代。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一时代神话,希冀寻找出其潜在的含义。一些学者认为,赫西俄德的五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持续衰退的史学观念,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在这种衰退中存在着一些进步的因素,悲观中带有一定乐观的因素。赫西俄德通过对五个时代的神话的描述来证明劳作是正义的基础,唯有正义,社会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  相似文献   
4.
西方政治大传统中始终存在两种小传统之间的纠结、张力甚至对抗,它们在政治史上分别表现为:梭伦-克里斯提尼一系通过共和立法确立政治秩序的努力,与庇西特拉图-伯里克利一系通过僭主-“第一公民”的个人品质确保政制有效运转的主张,在观念上则表现为法权与意志、法治与人治、制度与强力之间的一致与冲突。两种传统互为表里、彼此彰显,才是西方政治秩序中“正义”与“力量”彼此支撑的关键,也是一切政治秩序的普遍理想。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以委婉的叙事笔法对僭主-“第一公民”传统做了实质性的肯定,而霍布斯则将修氏上述努力提升至现代立法科学层面。本文将霍布斯与修昔底德对观,旨在:一方面通过霍布斯的“理论之眼”,洞察修氏著述中对僭政-“第一公民”传统的揭示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政治教诲;另一方面在于通过修昔底德的政治教诲,探索推进我们理解霍布斯公民科学的新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5.
波斯战后三十年,雅典强势崛起。如何乘崛起之势,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主人翁”,结束希腊世界长期以来列国交争的困局,树立“雅典治下的和平”?这成为几代雅典人的雄心壮志和强国梦想。而在对外致力于实现帝国雄心的同时,雅典城邦内部推行“民主”式的治理方式。民主化在夯实国家基础的同时,却使雅典传统世家贵族在政治上遭到挤压,新兴民主势力与传统贵族势力彼此虎视眈眈,雅典政坛暗流涌动。如果说伯里克利在世时尚能消弭这一对抗的破坏力,但随着伯里克利的突然离世,这一对抗便迅速升级并迅速白热化,进而走向失控,最终成为雅典帝国事业的颠覆性力量。本文以修昔底德著述为基础,结合阿里斯托芬、色诺芬、柏拉图等著作家的相关文本,力图从雅典政治社会的内部视角,揭示雅典帝国在关键时刻所面临的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现实后果:曾让雅典人倍感自豪的“民主”,却堕落为政客摇唇鼓舌、群众叫嚣起哄的舞台;雅典海纳百川、万邦来朝的同时,却贵贱不分、优劣混淆,甚至藏污纳垢;雅典人热爱“自由”,却在不断膨胀的金钱物欲的诱使下,日趋堕落为纵情任性,喜新厌旧,甚至好坏不分,是非不辨……透过阿里斯托芬等人的文本,读者不难感受到帝国繁荣背后雅典人对国祚前途的迷茫和深沉的“乡愁”。对于盛世雅典人的乡愁,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能够感同身受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的是建构一语篇转换能力之交互模式。该模式强调译者与源语及目的语文本的互动以及理解和再表达中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信息处理模式的互动。正是自上而下模式的预见力使译者在面对意义含混的语篇时,能够借助自下而上模式判断出最有可能的预期信息。实例分析说明该交互模式使译者更能充分地再现原作者通过其作品所欲展现的整体世界。  相似文献   
7.
任军锋 《中国学术》2003,4(1):321-326
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首先并不在于其占有的财富总量,而是该社会公众政治生活的形态和质量,而政治生活的质量则端赖于政体结构(constitution)及其现实功能。百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政治精英和知识人  相似文献   
8.
任军锋 《中国学术》2000,(4):322-325
谢茨施耐德(E.E.Schattschneider,1892-1971年)是活跃于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政治学界的著名学者,他曾在1956-1967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并兼任该学会属下的政党委员会主席。他一生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政治、压力和关税》(1935年),《政党政府》(1942年),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永和县统计局副局长、共产党员高志明同志,一九七一年一月入党,同年七月参加统计工作。这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二十八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值上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数字乐章。他曾19次被评为全县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5次被评为地、省、国家级先进个人;一九九0年他担任副局长后,分管业务工作,九年奋战,统计年报十三项专业51次取得全区评比前三名或先进单位。这些成绩和荣誉象一块块丰碑,永远记载着他为党的统计事业无私奉献的光辉历程。干本行,当内行,精益求精与其说高志明参加工作28年,不如说他从事统计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