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经世致用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同为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在社会变迁、人才观、华夷观等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但他们的个人性格、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历史机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又决定了他们在对社会革新层面的理解、对东西文化关系的认识方面必然存在着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2.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分析方法,结合瑶族史诗<密洛陀>,对瑶族作家蓝怀昌的长篇小说<波努河>里人物形象的原始意象作初步探讨,以感受远古人类民族文明与当代文化艺术之间脉脉相承可谓类似或相应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她的体质不好,一到换季就发烧、咳嗽。每次她生病,除了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之外,一天为她量几次体温更成了他的必修课。每次他都先摸摸她的掌心,再用额头贴贴她的额头,最后,再用体温计给她量一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新论断,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这些新观点、新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理论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