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商标命名实际上是一种符号化讯递过程.符号化是由商标名称的标记功能所决定的,而讯递过程则体现出商标名称的广告功能.符号学的翻译原则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这一翻译原则对商标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模糊限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使用通常被看作学术写作中的惯例。本文通过对大量学术语篇的实证性分析,从人际功能的视角探讨模糊限制语,发现模糊限制语是学术语篇中重要的人际修辞资源。它们可以表达礼貌与敬意、态度和自我保护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法指出立体化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听说理解、自主学习、与人合作、课件制作、情景表演、信息搜索的技能,实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约束理论,从句法学的视角切入,对英语和汉语反身代词的照应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其中的差异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很有意义。但是,仅仅从结构角度进行考察,不可能充分描写和说明所有的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还必须综合考虑语义、语境和语用等因素,才能从更深的层次全面地认识反身代词的照应关系及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感的认知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切入,运用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和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详细分析和阐释了英、日、汉语中的通感现象,并进一步指出这两种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人类语言中的通感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