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文章从运用最大最小模型求出我国2136个县市及各区域中心,根据1997-2013年我国及各区域发展重心迁移以及向中心移动距离探讨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演化,发展差距收敛,进而评价我国区域政策效应.结果表明:1997-2013年我国发展重心向中心移动了60公里,向西部中心移动了138公里,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重心分别向其中心移动了75、32、104公里,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发展出现全域收敛和区域俱乐部收敛,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统筹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明显成效,当然,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协调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3.
企业税务筹划的理论假设是在总结业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判断 ;通过对纳税人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得出税务筹划是企业理性选择的结论。而要进行税务筹划 ,仅有良好的愿望还是不够的 ,它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 ,运用相应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各族人民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着辖区政府自我供给、中央政府纵向供给、援建省份横向供给三种主要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机制。但三者未能实现有机耦合,合力效应也不显著,这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进程。文章基于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三大供给主体的行为特征,以期对三大实现机制进行整合优化,最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民族团结,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精准化脱贫。  相似文献   
5.
现代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更全面地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收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成为支出的保证手段。以支定收已成为现代财政实践的一般特征。从而支出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对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产生了巨大的诱压力。特别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渠道不畅的制度背景下,情况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对应着科学和公平的分配秩序。不容乐观的是,现行收入分配秩序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尚不匹配,主要表现为初次分配失衡、再分配失守、第三次分配失重。围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政策目标,未来应该根据难易程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秩序进行优化改革,构建与共同富裕相匹配的现代分配秩序。这一优化路径可分为:在民生导向下,推进弱化普通产品类税收,降低民生税负、在保民生的基础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类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精准性、开征财产税和遗产税等一系列改革;在民本导向下,打造人性化的个人所得税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培养社会公众的公益本体意识;在民主导向下,建设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推进财政民主化进程、出台《工资基本法》等一系列改革,最终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助力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对分配秩序进行系统界定并基于此实施精准分类,一改既有研究偏重分配格局的舍本求末做法,且立足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对我国未来分配秩序优化进行了尝试性探析,具有改革内容的层次性和改革手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特别是随着地方政府独立经济地位的加强,地方政府往往通过财政支出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和优秀人才,一旦这些行为被其他同级地方政府之间攀比和效仿,势必演化为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公开竞争行为,这些行为将对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方向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因此,文章将通过地方政府这种财政支出竞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人口流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受到特殊地理环境的限制 ,新疆企业发展始终受到资金短缺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双重制约 ,本文试从描述新疆企业融资结构的现状入手 ,通过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进而从宏观、微观角度提出了改变这种现状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减少政府财政层级,将是完善分税制改革、提高财政运行绩效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对国内关于财政省直管县研究成果进行逻辑上的总结和梳理,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提出几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