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伍铁平 《学术界》2003,(1):136-139
香港的《语文建设通讯》在大陆语文学界深受读者欢迎 ,原因之一是该刊接受学术批评的文章 ,并经常展开学术讨论。学术批评应是学术刊物的重要内容 ,〔1〕但是 ,我国大陆有的刊物很少开展学术批评。有一个刊物对言之有理有据、有新内容的批评伪科学歪曲和胡批索绪尔的文章百般刁难 ,长期扣压后竟毫无理由地背信弃义 (原本答应发表 ) ,予以退稿 ,令亲者痛 ,仇者快。有人认为 ,伪科学不值一批 ,无需理睬 ,会自行消灭。其实 ,伪科学水平低劣 ,要揭露其谬误 ,却需要花很大气力。恩格斯认为杜林是江湖骗子 ;但是 ,他并不因此不予理会 ,而是付出巨…  相似文献   
2.
回忆清华的大一国文课和朱自清老师伍铁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伍铁平我1945年6月在昆明译员训;练班学习,那时西南联大的著名教授为生活所迫,在该班兼课。班主任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吴泽霖,讲授英文翻译课的是闻一多先生和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1945年9月...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语言学会第五届国际会议简介伍铁平1995年5月19日至21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图桑市由亚利桑那大学主持,召开了东南亚语言学会。会议分“音位学”“形态句法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和文化”“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专题,共宣读了42个学术报告,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用<汉字文化>中攻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许多言论,驳斥了该刊自我标榜的"在大方向上符合语言文字法的要求"的谬论.  相似文献   
5.
再谈《国际歌》的翻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铁平 《学术界》2001,(3):115-116
《学术界》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于光远教授的一篇文章《〈国际歌〉中译文改动真相》 ,拜读后非常敬佩于教授的执着精神 ,但也发现了几个小问题 ,特撰此文 ,向于教授和读者请教。(1)于教授说 :“法文中的nesommesrien三个字 ,分别说来就是‘不’、‘总计’、‘某些东西’ ,合在一起便是‘算不了什么东西’ ,这是个法文成语 ,也就是‘卑贱的’的意思”。这段话有几处不确。sommes在此并非“总计”的意思 ,而是“是”的意思。法语中的原动词^etre(是 )的变位形式如下 :Jesuis(我是 ) ,tues(你是 ) ,iles…  相似文献   
6.
伍铁平 《学术界》2001,(6):271-272
20、2 1世纪之交 ,我国学术界天空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星———改版后的《学术界》 ,它以大无畏的精神 ,用很大的篇幅 ,批评我国学术界的伪科学和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 ,立刻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赞颂 〔 1〕。我所接触到的不少学者和教师都认为 ,如果《学术界》十年前便以改版后的面貌出现 ,如果我国有十几种类似改版后的《学术界》的杂志 ,近十年来的学术腐败现象也许不致于严重到今天的地步。高尔基在《小市民》中借一个主角的口说 :“有教养的人能够从科学和智能的高尚品德角度对一切进行批评。”普希金写过《论评论》〔 2〕 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文学语言?--评何南林文的一些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何南林文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批评,对文中某些概念、判断、观点及外语使用上的问题展开分析评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语言学的论述和对当代语言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许多经典著作中多处论述了语言学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语言的起源、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和思维、语言结构和系统论、语言的符号的性质、方言的界限和模糊论,以及词义的发展等问题。本文分12个方面来论述马、恩有关语言的思想,说明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并对在语言研究上背离马、恩所论的原理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拙文《21世纪西方文化会让位于东方文化吗?》在《争鸣》1994年第1期刊出后,感到言犹未尽,故撰此文加以补充,以进一步就正于季羡林等先生与读者。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的学风关涉学术研究、理论争鸣、成果推广等等。不重事实,不踏实为学,不虚心听取批评意见,盲目排他排外,不仅不利于个人学养提高,还会干扰整个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