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讨论,阐述了构建具有资源环境特色的统计学科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为统计专业教育生存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实施建议。关键词:特色专业;资源与环境;统计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进行量化和评估,建立一个定量衡量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实践证明,所建立的评判模型科学、合理、有效,可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考核、量化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创新性、综合性、开放性及多样性等原则,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目标、设计方案与具体内容,进而论证了开展《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建设效果,为《森林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加强人才培养的奠基性工作,本文论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与作用、注意问题及其与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之间关系,进而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学缘结构的内涵、分类及其现状和存在弊端进行闸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学缘结构与多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学缘结构进行定量化评价,并进一步运用GM(1,1)模型对学缘结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为师资队伍学缘结构的评价与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中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且又符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特点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科学评价。评价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是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与行政管理人员的现实较为吻合,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客观性,也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在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尝试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精髓: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格局理论、等级—尺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融于世界遗产研究和保护中,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校师资队伍学缘结构评价和预测方法研究Ⅱ: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建某大学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该校近5个年师资队伍状况的调查,利用笔者提出的多样性指数模型和GM(1,1)模型对师资队伍学缘结构进行定量评价和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师资队伍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为:2006--07学年(2.9043)〉2005—06学年(2.9031)〉2008—09学年(2.8800)〉2004—05学年(2.8495)〉2007—08学年(2.8352);GM(1,1)模型预测显示该校2008--09学年以后师资队伍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学缘结构趋向于不良的方向。此外,文章还对学缘结构多样性指数降低的原因以及改善学缘结构的方法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学》作为省级精品课程,学科组通过20年的创新基地建设,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本文阐述了20年来《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经验与启示,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景观不仅是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与参照系统。应用Arcgis软件系统分析了武夷山景区内摩崖石刻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北宋至今的1054年间,景区内共统计石刻403方,水平格局上,石刻景观集中分布于九曲溪与云窝-天游峰两大热门景区;垂直格局上,平均海拔高度248 m以上的石刻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1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的石刻数量占总数一半以上。对景区内已考定占总数74%的298方石刻进行时间格局分析,其年均值为0.3824,历朝历代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石刻的热点区域随朝代变更发生空间转移,石刻分布也随时代变迁趋向高海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