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数字下变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基于FPGA实现宽带数字下变频的方案,即分级实现以降低抗混叠滤波器的阶数;并且每级采用不同算法实现滤波抽取以占用不同资源,从而实现FPGA总体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另外,论述了一种适合FIR抽取滤波器的算法——时钟选择运算法,并通过Altera公司的EP2S60F484C4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它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相控阵雷达跟踪低仰角目标时,采用频率捷变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雷达回波中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关性,抑制多径效应对目标到达方向估计造成的影响,提高角度估计的精度和性能。再用修正的AR模型算法,不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掉这两种信号的相关性,而且能正确估计出目标和镜像的仰角。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频率捷变和修正AR模型算法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在与其他方法比较的情况下,两者结合在去相关性能上的优越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对非线性阵列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去相关技术来提高数字阵瞬时动态范围。该方法主要在接收机中利用了方向相反的两级相移,第一级在接收机前端,第二级在数字部分。理论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能有效地去相关杂散、互调失真等各种非线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瞬时动态范围。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速运动平台MIMO雷达地面动目标"三跨"运动及补偿的问题,建立空间模型,导出了回波时延和发射方向图随时间及周期变化的公式。分析了回波的特性,给出"三跨"走动的表达式,提出了用预补偿校正目标跨距离单元走动和跨波束走动,并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补偿目标跨多普勒单元走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三跨"运动的同时补偿,且由于预补偿是对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其计算量远低于现有的补偿算法。最后用MIMO雷达稀布阵的思想,采用"稀疏发射紧凑接收"的方式进行跨波束走动及补偿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预补偿与FrFT相结合的补偿方法对于"三跨"走动补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PD雷达中距离和速度模糊不可避免,为解模糊需要发射多重频脉冲串。该文引入一种高效的模糊分辨新算法,运算简单、计算量小、精度高、易于实时处理。利用该算法在实现模糊分辨的同时能获得好的估计性能。设计实例及数字实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算法也可用于欠采样、多基线干涉仪测向或其他类似系统进行频率、方向等参数的模糊分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于FPGA控制的SDRAMModule在移动通信的MIMO技术实验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MIMO实验系统硬件平台、SDRAM的特点及其控制器软核的VHDL设计,以及USB2.0方式的数据传输。通过对页面读写、突发读写、集总和定时刷新等工作方式的灵活运用,很好地解决了MIMO无线通信中的海量数据高速缓冲问题。经MIMO实验系统验证表明,SDRAM控制器的数据缓冲方案高效可行,适用性突出。  相似文献   
7.
发射信号的正交性好坏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实现的关键,正交离散频率编码波形(DFCW)是MIMO雷达可以利用的正交信号。该文首先分析了DFCW的互模糊函数,在此基础上,对自相关峰值旁瓣及互相关峰值旁瓣电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了具有更低互相关峰的DFCW。然后将优化得到的DFCW应用于MIMO雷达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信号互相关仿真及对目标回波信号匹配滤波仿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在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中,若干扰信号从主瓣进入,往往引起主瓣畸变且副瓣电平增高,波束性能严重恶化。随着圆型阵列的广泛应用,该文针对均匀圆阵的宽带波束形成,合理地构造出阻塞矩阵,对主瓣干扰进行干扰相消预处理,再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解决了主瓣畸变问题,提高了自适应波束的性能。结合均匀分布圆阵所作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单元从规则栅格中稀疏的稀疏直线阵列的综合问题,得出枚举稀疏线阵所有可能的阵列结构是稀疏阵穷举综合法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两种可用于枚举稀疏线阵阵列结构的算法,即递归算法和二进制序列穷举法,并分析比较了稀疏线阵的阵列口径和稀布率与算法性能的关系。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了它们各自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最后指明两种算法在稀疏阵综合中适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L波段发夹型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计发夹型微带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ADS在L波段发夹型微带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发夹型微带滤波器中发夹型微带谐振器的间距与耦合系数之关系曲线的求取方法,呈现了模型仿真和EM仿真的两种效果,最后给出了L波段5阶发夹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