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政党中日本保守势力的变化最为显著。日本政党经过2003年、2005年的选举,逐渐形成了两大保守政党势力,从而打破了自1955年以来,事实上形成的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主题式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桂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发现如果医学生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好,对耳鼻咽喉科学主题式教学改革的评价就高。由此可见,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主题式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桂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发现如果医学生对耳鼻咽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好,对耳鼻咽喉科学主题式教学改革的评价就高。由此可见,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日本面临西方国家分担经济和防卫义务的要求。海湾战争期间,日本的“一国和平”主义的“免费乘车”行为遭到各国的唾弃。日本政坛的“战略”保守派导入小选区制,以此树立两大保守政党制,以保守政党闻的竞争即“保守内的革新”代替“55年体制”的保革对立。这是继战后民主改革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5.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其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打破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日本面临西方国家分担经济和防卫义务的要求.海湾战争期间,日本的"一国和平"主义的"免费乘车"行为遭到各国的唾弃.日本政坛的"战略"保守派导入小选区制,以此树立两大保守政党制,以保守政党间的竞争即"保守内的革新"代替"55年体制"的保革对立,这是继战后民主改革后日本最重要的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成因。国内保守势力要求"正常国家化",走军事大国的道路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国内因素。东亚权力格局变动,日本恐惧中国崛起,要求发挥军事作用,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外部环境因素。随着美国实力衰弱,日本不相信美国保护,开始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此次钓鱼岛争端,中国准备不足,威慑不够,造成中国处于被动的局面。打破僵局需要中国制定合理的周边外交战略,以此构筑新型中日关系。日本是中国的周边国家,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东亚安全格局需要日本积极参与。但日本的右倾化尤其是安倍的反华路线损害了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困局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当前要维护战略机遇期,面对日本挑衅,要做好两手准备,首先是军事准备,其次是各领域的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