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动态能力是资源基础观的最新发展,是在动态环境中克服"核心能力刚性"、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高阶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加强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具有必要性.通过解析动态能力的构成,提出中小企业动态能力构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构建措施建议有助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推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湖北省随州市“百村千户”社会调查提起农民负担,近乎谈虎色变,去年万和镇有一农民因交不起教育集资款,而被迫服毒自杀后,“万和事件”震惊了中南海的高层领导,激起一串不大不小的涟漪,尽管有关责任人已受到相应的处分,但想起来仍...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具有超竞争性质的背景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对维持或提升竞争优势意义重大。针对现有文献多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产学研合作、知识管理三者关系的研究及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过于偏重企业内部而忽视外部合作影响的情况,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发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知识的获取、创造、利用与扩散等环节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而且能够通过多层次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在内部挖潜的同时,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动态能力来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证券市场是配置资本要素的主要机制.为了消除市场机制失灵可能造成的资本配置效率下降,确保证券市场高效、平稳、有序地运行,实施证券监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选择.长期以来,证券界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地监管证券市场已经达成了很多共识,如加大查处力度,对已揭"黑幕"要予以重罚乃至勒令退市;建立投资者补偿机制以加大违规者预期成本等等.然而,这些以"重罚"为主要特征的措施真的能够达到证券监管的目标吗?对此,笔者利用证券监管博弈模型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热门话题冷思考湖北省随州市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何泽军今年3月中下旬由随州市政府组织的“百村千户”社会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央、省、市三级农村工作会议的贯彻情况,从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农民意见较大、带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是:棉花收购、涉农服务、集体经济、定购任务、...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许多省区市寻求向强经济区域跨越的主要工具.然而,向经济强省跨越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对向经济强省跨越贡献较小,河南实现向经济强省跨越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公司的正常运营。我国原公司法对内部人控制监管不力,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公司法加强了对内部人控制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强县扩权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发达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较明晰的市县之间职能定位以及较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食品工业已经由"量"的积累迈入"质"的提升的发展阶段。河南省提升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对于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对消费需求变化、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的现状是:规模较大但效率不高,集聚初显但结构不优,贡献较大但开放度不够,环境良好但创新不足。因此,要提升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质量,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大战略、大举措:实施产业链带动战略,提高发展效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升产业价值;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蓄发展潜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0.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可以看出河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较弱省市.与经济强省相比,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现实、产出效率、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存在差距.因此,河南应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强化竞争主体意识;加快体制改革,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体系;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完善合作、开放机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化、国际化;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构建高新技术人才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