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于师陀来说,故乡杞县是其创作取之不尽的宝藏,取材于故乡的作品既批判了中原文化的落后,又饱含着深切的眷恋故土之情。北平和上海两个城市亦对他的个人风格和写作策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使其文本葆有含蓄蕴藉的审美韵味,后者促使他开始多角度叙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新青年》首创的“随感录”成为当时自由知识分子批判社会、指摘时政的最为理想的方式。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该栏目的言说方式逐渐由“自由知识分子立场”转向“政党立场”。而“随感录”这一讲究时效和新闻性的杂感类文体,就成为现代中国杂文的雏形,并促进了现代杂感类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方面对萧红的《后花园》进行解读:对生命价值的形而上思考、童年视角中的故土,以及悲剧生命的溯源,并于其中窥视出女性笔下的乡土世界面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