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解决好环境资源问题,而环境资源问题解决的地实施.文章探讨了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了影响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因素以及深层基础原因,同时提出了要从建立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法律机制,配套环境法律实施的外部制度,加强环境法律监督,加强环境法律宣传,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司法水平,建立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评价标准等方面完善中国环境资源法律实施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贵族阶层是英国社会等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变与英国历史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本文从英国贵族的婚姻状况入手,具体分析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贵族是如何利用婚姻嫁娶维护家族利益,从而达到提升社会地位和聚敛财产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条约及其议定书的实施与效力范围、成员国的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在进一步扩大条约约束力、增强机构核查的权威性、倡导多边合作、避免使用武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评估是指专门机构或专业评估人员按照特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进行货币化的价值评价和判断的行为。由于生态价值评估对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的信息、制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实施生态利益补偿、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将其上升到制度化的层面,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构建生态价值评估制度需要从评估主体的确认及法律地位、评估客体的分类和价值类型的选取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发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生态价值评估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专项资产评估,它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对资产评估法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又一次进入辉煌时期,有"白银时代"文学之称。本文主要对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进行了综合评述,从它的命名、产生的背景入手,着重分析它所包含的三个流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研,阐述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并有序推进社区建设、理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稳步推进社区自治、大力发展城市社区服务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5项对策,以全面推进北碚区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人口计生委以文化建设为龙头,以城市、农村为阵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作用,强化计生家庭服务,推进幸福家庭建设,创新建立"三型·六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人口均衡型和新文化、新城市、新农村、新组织、新一代、新家庭)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模式,提升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水平,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回归文学"是前苏联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其作品的主要倾向是暴露当时苏维埃社会的阴暗面,批评苏联共产党政策的失误,以及揭露历史内幕,因而这类作品在前苏联时期遭到长期"封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被"解禁",并回归到读者当中。俄罗斯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便是当时苏联"回归文学"浪潮中的热点之一,它的回归之路同样漫长而曲折,但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不仅事关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切身利益,还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甚至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顺利推进。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政治参与意识的双重性,政治参与水平的差异性,政治参与的功利性与公益性并存、个体性与组织性并存、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并存等。鉴于这些特点,对新社会阶层进行有效引导使社会新阶层的政治参与成为一个具体的、有序的行动过程,从而加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必然差异。所以反映在言语行动中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谢谢”一词,在一般的语用环境,中、俄两国人在使用该词时,功能效果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情景对话中,又是无法沟通的。俄罗斯人使用“谢谢”一词的频率和场合要大大高于中国人使用这一词,原因是俄国人在不同场合使用它时,都隐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背景,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容。 俄国人每餐用完之后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作对上帝不恭敬,对做饭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应邀去明友家做客,做客完毕与主人告别前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为没有文化修养;下课时,学生一般要向老师致谢,感谢老师传授知识;教师在学生记分册上当面打分,无论分数高低学生一定要对老师说“谢谢”,否则被认为对老师所给成绩不满的无声抗议;在商店买完东西要谢谢售货员的服务;客人离开主人家时,主人要说“谢谢您赴邀”。上述语境使用的“谢谢”,在俄语都有很大功能,是人们在正常社会交际中必须使用的,说与不说标志着一个人懂与不懂做人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否则被视为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一般。而在汉语里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有些场合干脆不用。中国的习惯是客人离开时,主人常说“有时间常来玩儿”或“招待不周,请多多包含”之类的谦恭之词,而俄语中邀请别人常来随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