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才子佳人"是传统文学中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的言情模式。在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玉梨魂》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对这一模式的明显的继承痕迹,另一方面,《玉梨魂》作为新旧过渡时代的作品,对这一模式又有不少突破与改变,体现了《玉梨魂》与才子佳人言情模式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张爱玲以封建宗法家族为题材的小说的分析,以及与鲁迅、巴金的相关比较,阐述了张爱玲小说在反封建主题方面所达到的深度、力度,以及她不同于新文学主流作家的注重揭示宗法制度和旧文化如何造成人性扭曲,养成人性恶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卫慧与海派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70年代出生的作家,卫慧的创作表现出了与海派小说传统的明显的联系.她的代表作《上海宝贝》在对都市化"新人类"生活方式的表现以及性爱小说的特征等方面与叶灵凤、新感觉派等海派作家的小说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女性主体的性别态度以及后殖民色彩的文化心态等方面又有其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张爱玲的创作分析了其文化构成,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张爱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她的出身和家庭环境先天性的影响到传统文化对她的浸润,这种深厚的联系在她作品中随时流露出来,就象盐溶于水;同时,她后来接受的西方文化的教育背景又使她处处以西方文化的眼光来观照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伤逝》是一篇内蕴丰富的作品 :其一 ,反省了“五四”现代女性解放价值理念的历史虚妄性和男性中心主义文化霸权 ;其二 ,子君的精神高度刚刚达到娜拉出走前的水平 ,但都象征了女性生存的困境 ;其三 ,小说呈现主题的歧义与模糊 ,涓生性格展开时的某些突兀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