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在阿尔凯西劳斯把怀疑主义引入中期柏拉图主义后,演变出了一种独特的学园怀疑主义.不同于皮浪怀疑主义,它反对纯粹的"不动心"立场,强调在悬置中持有"合理性"的立场;不同于斯多亚主义,它反对斯多亚主义僵化独断的知识论与道德观,强调经过悬置的知识与行动;在与罗马的实践理性结合后,它推动此后的哲学形成了折衷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哲学家贬低甚至否定修辞学不同,西塞罗把修辞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其政治哲学。西塞罗这种修辞学视野下的政治哲学与希腊政治哲学相比,更加回到政治本身上来,强调哲学与政治的现实结合,演绎出习俗政治论和自由共和国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柏拉图的哲学家当王的理想政治理论当中,包含着某种重要的修辞学思想。据此,修辞学被看作是一种意见塑造技艺,联结着理想政治中的哲学与政治。哲学家奉此技艺,以其知识为指导,对民众政治生活进行正确的意见塑造。此修辞技艺的可行性和善性,或者说民众意见的正确可塑性及其正确塑造的德性价值,为柏拉图理想政治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化史及文化研究史两个角度论证可以将“原创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形态来研究。康福德研究过希腊哲学的原创性雏型 ,海德格尔探讨了欧洲文化的源与流 ,提出了传统扭曲甚至堵塞源头的理论。当务之急是解决原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划界问题以及原创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以便形成原创文化研究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理想国》依据"对立原则"进行的灵魂划分把灵魂的三种欲求分别归属于灵魂的三个不同部分。许多研究者认为,《理想国》的这一灵魂划分在肯定灵魂非理性部分和非理性欲求存在的同时,会导致灵魂统一主体的缺失。但细致考察依据"对立原则"划分出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的关系,发现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并不独立地与灵魂的理性部分共在;相反,非理性部分代表的非理性欲求只在与理性发生冲突时才会出现。如此,《理想国》灵魂划分建构的正是理性的统一主体。这样来理解《理想国》的灵魂划分,不仅能够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也能与近代观念相比,彰显柏拉图乃至希腊哲学家强调理性能够独自构成一种行为动机的理论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把苏格拉底敬奉为"哲学之父"的同时,西塞罗从两个方面对苏格拉底哲学及其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改造:其一,通过对苏格拉底哲学的学园怀疑主义改造来消解希腊哲学的思辨理性,创造出"可能性真理"的思想,要求哲学成为一种实践的政治哲学;其二,通过在修辞学与哲学逻辑一致的基础上对修辞学的公共说服功能的强调,要求政治哲学从理论变成现实,来指导具体的政治生活.于是,通过对希腊哲学的理论改造与对现实政治的实践强调,西塞罗创建了一种独具罗马精神的知行合一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合理性到底意味着什么?韦伯将理性认知一工具化并视为合理的,他混淆了不同结构的合理性,其批判准则亦具相对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主观理性、并通过大众文化批判来突破主体性;他们以模仿重构合理性的认知结构,对客观理性的认知结构是抽象的,其文化批判准则亦是物化的;哈贝马斯通过工具理性及批判的再批判,通过交往合理性整合不同有效性,形成合理性的规范结构,批判准则通过主体间论证获得普遍性,交往合理性重构了合理性的认知结构与批判准则。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把修辞学看作是辩证法的对应部分,又把它与伦理政治科学联系在一起。正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辩证法是把握似真性意见并通达知识的方法路径一样,修辞学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来说,是把握政治生活似真性意见并通达政治真理的方法路径;同时,由于政治生活的似真性意见的实践意味,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同样指向他政治哲学的经验主义:对现实政治生活的相对辩护,并寻求对之的实际改善。  相似文献   
9.
自然神学是现代基督教神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古典的语境发掘这个主题的现代性启示。本文分析了西塞罗和奥古斯丁关于自然神学的论述,指出他们基于柏拉图主义的共同背景所具有的一致性,也指出他们基于不同的政治哲学语境以不同的视野反思自然神学的局限性。籍着这种批评性的追溯,本文指出柏拉图主义的神学观念在希腊化和早期基督教时期所经历的转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