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werden 不定式结构中werden的时态及情态意义,并结合werden自身的词汇意义对其与"未来"的关系进行思考,最后从语义学及语用学的角度阐述该不定式结构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外语课的目的不能只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通过范例分析,在课堂上导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去了解问题、思考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介绍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德语教学中应用情况,并分析和总结了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改进我国高校德语教学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问题交际的产生与语言有关,也与文化有关,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以Hall的低语境文化和高语境文化理论、Hofstede的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理论为依据,诠释了中德人际交往中诸多常见的误解,旨在帮助两种文化的人们尽可能地减少问题交际,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理解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理论 ,将之融汇于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应用中 ,改变传统德语教学重知识轻技能的严重缺陷 ,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导入 ,了解异国文化中异国人际交往的规约性知识 ,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语言交际技能 ,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