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对象,由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是纷繁复杂的,主体审视、改造客体的角度又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就为我们对认识客体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多年来,学术界对认识客体的分类及其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有的把客体分为物质客体与精神客体,或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  相似文献   
2.
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指导我们发展科学,搞好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最近有的文章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抛弃它。”并举了鸟和老虎、石头和禾苗等为例子,认为它们并不是互相联系的。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恩格斯曾经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  相似文献   
3.
《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了王振武同志的《认识定义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这对于深入地研究认识论无疑是有启发的.但我们觉得《新探》的基本论点又值得商榷.本文想就认识论的几个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新探》认为,“反映概念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因此必须用新的定义来代替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1990年6月和11月,杭州大学政治系曾两次对在杭高校(主要是杭州大学)不同年级,文理各系的1074名大学生(第一次调查490人,第二次调查587人)进行了无记名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我国国情的认识(如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等)和对开展国情教育的看法(如国情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两大部分,答案采用选择题方式。通过调查,力图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国情教育的问题。现根据调查材料和平时的了解,就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开展国情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和对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增加,当代西方哲学流派、思潮纷纷传入我国,这一切引起了现代大学生的关注,许多同学相继购买、借阅当代西方哲学的书籍,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成了大学生交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究竟大学生对西方哲学的接触程度如何,当代西方哲学在大学生中有那些影响,大学生关注西方哲学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关系如何?为此,我们于今年1月在杭州7所高等院校(杭州大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