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点滴的感受,内心的思考,深深的启迪以及个性化的理解,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达,也可以化作自己的语言通过口语交流或书面练笔来表述。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无论在思想情感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是学生学习感悟语言、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2.
从现行的教材看,习作训练无论是题材、数量,还是体裁、提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有些教师观念滞后,教法陈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身上激发起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开阔教学视野,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创造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创造性的活动,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的习作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活动乐趣,富有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